当前位置:八格格党>都市小说>希望与图腾> 第二六六章 夜谈起心(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六六章 夜谈起心(二)(2 / 3)

见谭逢国掏出笔记本,王军、陈治地、谭太清和程中,也赶紧回房去取笔记本。谭逢国说道:“小田,先喝点茶。”说着便亲自将田理麦的茶杯里添满了开水。

“谭书记,我自已来。”田理麦客气地说道。“其实,谭书记,我就是一个打工仔,只不过接触旅游的时间多一点,从小又是火龙坪长大的,耳闻目染,有一些想法而已。”

王军等人拿着笔记本进到了房间。

谭逢国说道:“小田,我们客气话就不说了,你接着说!”

田理麦看着谭逢国说道:“谭书记,第二点,就是交通问题,从县城到我们火龙坪的出口路当然是重中之重,是第一位的,但是,要发展旅游还有一个交通网络建设问题,从镇上到旅游景区的公路,或者我们现在叫拟开发的地方的交通问题,是不是也要做一个交通网络规划,有了交通网络规划,按照规划一步步地,一个个地解决。如果仅只有出口交通,小交通不解决,也不会有人来投资,因为景区建设连建筑材料都进不去,那还怎么建设?”

田理麦说完了第二点建议,看了看谭逢国、王军和其他人,接着又说道:“谭书记,王镇长,第三点,就是招商引资的问题。招商引资是一条捷径,火龙坪的旅游资源秉赋高,得天独厚,但要靠政府资金来投资建设,在目前还不现实,只有通过招商引资来投资开发。我想建议的是,既然要招商引资,就得有项目,建议将旅游资源好的地方,包装成一个个的项目,从建设期、投资规模、建设内容、投资回报等方面进行初步设计,然后把这些项目拿出来有目的的招资,也许效果会更好一点。”

田理麦边说,谭逢国、王军连连点头,也时不时记录一下。

“第四点建议,就是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挖掘,将我们火龙坪的历史传承、人脉文化、传说故事、风土人情、民族习俗、歌谣、舞蹈、土特产品等挖掘、搜集、整理出来,丰富旅游开发内容,不是有人说,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走路,没有旅游的文化是读书吗?旅游之基是特色,特色之基是文化,所以挖掘搜集我们的特色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象我们火龙坪是红军鄂川边区独立团组建、发展和开展革命斗争的地方,这就是红色文化。还有敬酒歌、敬茶歌、斗酒歌、干龙船、山歌民歌等。说起山民歌,我还拜了师了的呢!”

田理麦说到这里笑了笑。

“小田,你还拜了唱山民歌的师傅,是现在还是小时候?你的师傅是哪里人?”王军问道。

“说起我的师傅,王镇长,你一定听说过,或者见过,他就是火龙坪镇授予的‘民歌王’覃老三。那是我几年前陪先前我说的那个探险团去踩线时,我与俵哥去拜访我师傅,我师傅见了我,便硬要收我为徒弟,于是我就拜了师傅。”田理麦说道。

“哦,是那个老人家,他家里我也去过的,他给我们唱了几首山民歌,的确唱得好,现在他已经是省级民间艺术大师,每月还有生活补助呢!”王军说道。

“小田,你的经历还有些传奇。好了,小田,你还有哪些建议,说说看?”谭逢国说道。

“其实,谭书记,我也许就是在胡诌,你别介意。第五点,就是火龙坪镇的集镇建设,火龙坪镇的集镇建设是我们火龙坪的形象工程,我说过领导们不见怪的话,如果把火龙坪镇打造成一个古色古乡的集镇,那就好看了。我听我爷爷讲过,说我们火龙坪镇曾经遭遇两场大火的蹂躏,第一次是清末时期,一场大火将火龙坪镇化为灰烬;第二次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大火将火龙坪镇的所有木质房屋全部烧毁,后来国家拿钱修建了许多的砖混房,将火龙坪镇的古镇换了一个样,我们现在不能去责怪我们的前辈们这不对那不对,但后来那些砖混房又被水泥房屋所代替。当然,要建古镇不是一时的事情,但必须这样去规划!”田理麦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