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祠在城东面的城隍庙边,一边是东岳庙一边是文昌祠,几座庙祠后便是东山,一路向东延伸到江边,形成城东北角的牛头颈,如老牛探颈椒江饮水。
海门卫城除了北临椒江,东倚台州湾,其它两面还有三条护城河,这条修筑了快三百年的卫城,最初本是防倭的军事基地,但到如今,朱以海在这里感受到的更像是一座普通的县城。
虽然有三条护城河五座城门,但感受不到多少军事要寨的味道,甚至入城后,都没看到多少真正的军人。
连参将吴凯都是丝绸长袍,有如官绅大贾。
海门城相比州府临海要小些,街道也没那么宽,城没那么大,但生活气息很浓,尤其是这里临近台州湾,所以码头那边船更多,货更多。
虽然风雨飘摇,时局动荡,但这里的百姓却也还在惯性的生活着,虽也有些缙绅士人商贾已经提前离开,但剩下的人依然还在重复着生活。
没有战争动员,没有加强戒备防守。
都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海门卫这里的情况,让朱以海觉对这营人马已经期望大大降低。
吴凯有些吱唔着道,“末将协守海门一路,麾下协营三千人马,总共分成了前后左中右五营·····”
朱以海对这些话不感兴趣。
直接打断他的废话,“吴卿,孤如今将你视我心腹肱骨,你便也无需跟孤说那些场面说,就直接说点最真实的情况。”
吴凯暗暗打量朱以海,这个年轻的鲁王给他非常不一般的感觉,大明崩溃灭亡之际,这样一位年轻的宗藩亲王,不仅拒绝降清,还不肯逃跑,而是勇敢的站出来即位监国抗清。
他这小半天仔细观察打量,基本上确认了一个事实,这位鲁监国不是那种一时头脑发热想坐上至尊之位过把瘾的蠢人,也不是什么脑子一热什么都不顾的疯子。
他行事有理有条,这绝对是个聪明人。
想及此,吴凯也就很光棍的倒出了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