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希发现他到剧组来完全是个错误,中午他就留在剧组吃了一个盒饭,然后就陷入到了无止尽的纠缠中去了,每一个导演都希望能够在剧组里实现自己的意志,哪怕是三个副导演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斯科特?林恩导演就更不用说了,他恨不得马上胡海希就对他的想法背书,他就可以在剧组为所欲为了。
这种授权,胡海希绝不会做,他需要的是一个平衡的剧组,而不是西方压倒东风。所以整个下午都是导演和编剧之间的反复舌战,制片人、副导演、演员也纷纷加入进来,每个主演都在丰富自己的角色背景和人物心灵,希望能够在电影里有更多展现的机会。
他们好不容易发现在剧本朗读会上自己居然还有发言权,于是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美其名曰丰富剧情,斯科特?林恩也打着同样的幌子往剧本里面塞私货。贺仁杰几乎是现场最忙的,最后他不得不找来一个打字员专门记录会议上所有人的发言。贺仁杰将会综合所有人的意见对剧本进行大修,然后再提交朗读会上审阅。这样看下来,这个过程似乎会重复重复再重复下去。
胡海希已经决定不再被剧组具体的事情所纠缠了,他发表了一个简明的讲话,说明了一下自己的权力的移交。白起帆作为他的制作人代表,贺仁杰作为编剧组的头目,他本人因为有事情将要赶到日本去一趟。所以白起帆和贺仁杰将作为中方投资人的代表,履行胡海希之前的权利。当然了,他表面上冠冕堂皇的说法是讲希望大家在导演的统一协调下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高质量地完成这部电影的拍摄。
这部电影的拍摄计划是三个月,不过之前大概有2周左右的准备时间,后期制作大概还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所以最早也要等到2006年才能够上映了。
当然了,这是斯科特估算的好莱坞速度,按照香江市速度来的话,估计全部的时间都要不到三个月。
一下午的争吵消耗掉了胡海希的全部精力,所以等到他发现已经临近林、项、柳这几位老板约他吃饭的时间的时候,他都没有什么精神了。周菀鸿要和记录员一起整理斯科特和其他人的讲话稿,没法开车送他。其他人也各有各的事情,就在胡海希准备打出租车去赴宴的时候,梅菲斯打电话给他了。
“我在门口等你。”梅菲斯简单地说道,说完了就挂上了电话。
胡海希忍不住想要翻白眼,这时候李喻希凑了上来,“要我陪你一起去吗?”她问道。
“不用了,你留在这里多和前辈们学习学习吧。”胡海希这样说道。
确实,看看这一屋子的明星们及明星制作人们,李喻希回到老家,足够吹一辈子了——如果是以前的李喻希的话。
但是现在的李喻希的眼光和眼界已经大大地不同了,她虽然做不到摒弃表面的浮华直视背后的本质,但是现在她已经懂得分辨资本家和明星孰轻孰重了。所以她就以一种颇为哀怨的眼神盯着胡海希洒脱地走出了房间。
“晚餐我们吃桌餐,不吃盒饭!”白起帆大声宣布道,黄复正在打电话订位置。
这一次胡海希不会再那么倒霉和剧组凑到一个饭店了。柳成寿做东在一家私房菜馆请胡海希、林先生以及项先生,胡海希带着梅菲斯到场的时候,这几位都没有带老婆,每个人身边都坐着一个漂亮的姑娘。
这样,即便是胡海希带着梅菲斯,也不显得那么突兀了。
柳成寿跟林先生、项先生一起迎了出来,握完了手之后柳成寿用略带戏谑的语气问胡海希,“这位小姐怎么称呼?”
其他两个人正为胡海希带了一个姑娘来而恼火,这显得胡海希有防备了,很多事情就不能做了,至少不能做的太明显,但对于这个定义,大家都有不同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