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都市小说>逆流伐清> 第四十四第章 率军南下,元江临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四第章 率军南下,元江临战(2 / 4)

“一个赘婿,岂能与亲子相比。”刘玄初继续煞有介事地分析道:“必是伪宗室许下了天大的好处,可令龙世荣甘愿以一死搏后世富贵。听闻伪宗室有输民授地等蛊惑之策,又滥封官爵,龙世荣想必能得无上之封赏。王爷若是还有疑虑,可派兵丁去抓捕其家人,估计已是人去楼空,逃之夭夭了。”

吴三桂半信半疑地轻轻颌首,刘玄初的话多少减轻了他的疑惧,又有满洲将领的变相督促,他也只能继续挥师元江了。

“伪宗室及伪王定国、文选率明军主力皆在滇西,是为实;元江那嵩聚众多土酋,声势不小,却是为虚。”刘玄初继续说道:“初时卑职判断有误,未辨出明军虚实之布置,未察其以虚惑实,以实击虚之策。然形势若此,却尚可转圜应变。楚雄聚兵坚守,可以虚拒实;元江我大军猛攻,便是以实击虚。”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吴三桂嘴角上翘,终于露出一丝笑容,“滇西敌军势强攻猛,正是行围魏救赵之计。本王偏不上当,先平元江,再回师迎战,形势或可逆转。若是就此退兵,岂不中了敌人诡计。”

“王爷英明。”刘玄初顺势恭维了一句,又提醒道:“伪王定国诡诈多端,善用伏兵,王爷当修书一封,令楚雄守军切勿出战,只倚坚城拒敌即可。”

“是啊!”吴三桂想起了磨盘山血战,依旧心有余悸,慨叹道:“伪王定国,实本王生平所见之大敌也。就依先生之言,再有方先生于楚雄谋划,当无忧也。”

……………

以虚牵敌,以实击虚。虽然只有寥寥几个字,却是变化无常。战法已经不同,吴三桂等人显然还没有深入地认识到这一点。

趁胜进击,本是正常的思路,但滇西明军却迅速由猛攻直取转为了佯势虚攻,而元江则将很快由牵制变为主战场。虚实转换之间,已经分薄了吴三桂大军的兵力。石屏的满军被调走三千,赶赴昆明;吴国贵所部被歼灭,王屏藩所部折损近半;又有先期何进忠的万余人马增援楚雄,征剿元江的清军现在还剩下了三万五六千战兵。

而即便是手握这不到四万的战兵,吴三桂依旧很有信心。因为久经战阵,这些士兵的战力和经验。不是元江的土兵可以比拟的。当然,他不会想到元江的防守布置大大不同于传统,一种新的守城方式将大大抵消清军所长,清军面临的将是一场残酷而血腥的消耗战。

……………

吴三桂的大军继续向元江挺进,朱永兴率领的兵马也南下进入了蒙化府。因为左星海的投效相助,沿途提供粮草和民伕。使明军在蒙化府的行进十分快速。

穿过蒙化府辖地后,明军便进入了景东之地,土知府陶斗在明军过境攻击永昌时便请罪输诚,此番明军挟大胜之威,再次而来,陶氏招待照顾得自然是更加殷勤。

由洱海卫出发时。明军是一万二千左右的战兵,在蒙化和景东又添四千土兵,再加上五千人的辎重兵,两万多人马停驻于景东的龙街和西舍路,暂作休整。在这之前。朱永兴已向元江和元阳通报了大致的合击部署以及联络的办法。抵达西舍路后,他又收到了元江的最新情报,这可能也是元江最后一次向外传送情报了。思虑再三后,朱永兴才做出了暂缓前进的决定。

从时间上计算,清军可能刚刚抵达元江,尚未对元江城发起进攻。依照元江城的城防布置,再加上元阳的马宝出兵策应,元江城至少在半个月内可保无虞,坚守个把月也有相当把握。而顺元江而下,明军在六日内便可抵达。这就使朱永兴产生了最大限度打击清军的想法。

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突袭目标,给予疲惫的清军以沉重一击。显然要比现在就直下元江,与兵锋正锐的清军展开厮杀,要明智,也要阴险许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