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华见他信中说自己的弟弟妹妹走亲戚去了,心中稍稍放心。
可是转念又想,父亲母亲已经去世了,自己家在洛城之外,好像也没有什么要紧的亲戚啊。
如果是洛城里的亲戚,弟弟妹妹也不至于去亲戚家几天,都不回来。
想到这里,朱晓华再次不安起来。
自己的弟弟、妹妹年龄还太小,特别是弟弟朱晓明才刚满八岁,又爱调皮捣蛋,很容易惹出是非来。
信件的末尾署名正是贾亮。
朱晓华读完信件后,又看了看信封上的邮戳日期,7月13日,已经是半个月之前。
谢小雅说:“这封信皱巴巴的,我以为是朱哥你不要的旧信,没想到居然还没有拆过。”
她今天在学府路商铺里整理抽屉时发现了这封信,见信被揉得皱巴巴的塞在作业本纸堆里,她原本以为是废品。
最后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拿来问一下朱晓华。
朱晓华说:“邮局寄信也太慢了吧,从洛城到潞城,整整跑了半个月。”
沈月说:“通常是不需要这么久的。洛城到潞城本身相距不远,最多三到五天,必然会寄到。”
朱晓华再次惊讶:“也就是说,这封信十多天之前就已经收到了。”
他忽然想到,那时看守学府路商铺的还是李淑芬。
这个女人收到信件后,居然一直没告诉自己,就私自把它扔了……
谢小雅说:“我是在会计办公桌最下方的一个抽屉里发现的。”
朱晓华点点头,鼓励她说:“你做的很对,差点就误大事了。”
朱晓华恨恨地想,如此说来,扇李淑芬这臭女人一巴掌,真是一点不冤,只恨扇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