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纷纷猜测。
朱晓华摇了摇头,说:“六毛。”
“真的只要六毛?”
朱晓华点点头:“如果用麦子的话,只需要三斤半。”
“每亩地六毛钱,或者三斤半麦子。”
这个年代,每斤麦子的价钱大概在一毛八分钱。三斤半麦子是六毛多,比直接给钱稍多,因为这中间把麦子变成现金也需要有不少损耗。
总体上来说,这样的价格设置是比较合理的。
刘大强惊讶地说:“如此以来,用收割机的话,我们农户只赚不赔呀。减去收割机的费用,我们每亩多收六斤多。还省出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朱晓华赞叹说:“不愧是万元户,一说就明白。”
听刘大强这样说,有几人也围了上来:“这样收费你不会赔吗?”
赔?
朱晓华自然不会赔,这个年代,油价很便宜,每公斤汽油的价格在一毛至一毛五。
收割机的日常消耗只有汽油。
减去汽油消耗,如果收割的面积够大,他很快就能赚回收割机的钱。
朱晓华现在才深刻体会到工业革命带来的好处,因为机器确实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每亩收割的粮食变多了,收割成本更低了,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
对交易双方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刘大强说:“既然这样,我就带个头,先从我家的麦田开始吧。”
其他几户见刘大强要用收割机,也纷纷表示愿意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