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崔氏,院中。
近些日子,庶民们口中没少谈论远在荔安的那位县主故事。
崔谊偶然路过一条街道,听街上的庶民讲着荔安县主的仁善,拧着眉头回了家。
云桃的治事法子他是不赞同的。
几百年前,这片土地还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生为士族一辈子便是无上荣耀。
隋帝提出的科举制,打破了这种平衡。
世家千年的根基,岂是寒门子弟轻易能动摇的?
不少人是这么觉得的。
可看着下面寒门走出来不少杰出人才,他们的文采和才情皆不弱世家子弟,还普遍比世家子弟强。
可再强又如何?他们没有空有文采没有权势,不少人被请到了显贵家中,给他们的子孙当老师。
这样的老师能有许多个……
若是教不好他们的子弟,他们还能换,左右他们的子弟也能在朝野上占据不少的位置。
可近几百年,这种局势的变化越来越明显。
愈来愈多的寒门出现在朝野上,他们不仅能参议朝政,还能朝堂上割据半壁江山。
至于民心,更是不用说了。
出身寒门的官员自比他们这些世家更受庶民欢迎,民心是世家们不屑一顾的东西,他们不需要也不稀罕。
自家的成千上万的奴仆还不够使唤吗?
要庶民的爱戴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