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崇祯将手中的茶碗摔了个粉粹,“一派胡言,旅顺失陷,我大明在辽东无一兵一将,何来大捷?”
“这。”小太监不知如何回话,求助的望着王承恩。
“不知死活的东西,还不退下。”王承恩从小太监的手里拿过陈应元的奏折,一面打开翻看一面继续劝慰崇祯,“主子不要气坏了身子。。。。。。”
王承恩的话说了一半突然停了下来。
“主子,真的是辽东大捷。”王承恩将奏折捧到了崇祯的面前,“陈应元说斩获400真夷首级,并缴获盔甲旗帜若干,一并送来京师。”
崇祯也愣住了,从王承恩的手中拿过了奏折,自言自语道:“斩获四百真夷?”
“来人。”王承恩叫道。“登州送信的人现在何处?”
“回王公公。”刚才的小太监答道,“正在宫门外候旨。”
“快宣。”
一会功夫,一个身穿千户官服的特使走进来跪倒在地:“微臣叩见万岁,祝我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鞑子的人头在哪?”崇祯没顾得上别的,急切地问道。
“回禀万岁,四百鞑子人头已送至兵部查验。”
“传旨。”崇祯从龙椅上站起来,“朕要亲自查验。”
“主子,主子。”王承恩劝道,“血光不祥之物,主子还是不要看了。”
“不。”崇祯说道,“朕一定要亲自去看。”
王承恩没办法,只能传旨移驾兵部。
崇祯的銮驾缓慢的走在紫禁城内,王承恩将那个登州千户悄悄的拉到一边:“你们从哪弄的人头?陈应元的胆子也太大了,一会要是万岁爷看出端倪,你的脑袋就没了。”
“回王公公。”那个千户一点也没害怕,“陈大人绝没有欺蒙万岁,是真鞑子的脑袋,咱们一颗一颗都验过的。”
“真鞑子的人头?”王承恩见那千户回答的甚是肯定,一点也没有惊慌之色,心下不免暗暗犯疑,登州城如今缺兵少将,陈应元真的进攻辽东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