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这是变革的前夜,影响后世的很多事,已经在酝酿发生……而此刻的大明朝,也在调整着硕大的身躯,进行着深刻的变革。
对于张希孟来说,能把大明推向正确的方向,给未来积蓄足够的发展潜力也就够了。
他未必能造得出蒸汽机,有生之年,也未必看到铁路遍布,轮船横行……但是总要把基础打下来。
工商业发展的局布下来,接下来再把各个学科建立完善起来,完成人才储备,也就未来可期了。
张希孟在洪武九年的年底,也给自己做出了一个大概的规划。
正在他盘算这些事情的时候,有人登门拜访,张希孟看过名帖之后,欣然一笑,请他进来。
来的人曾经是个和尚,他叫楚琦。
“下官拜见张相!”
张希孟笑道:“用不着客气,坐吧!”
张希孟让他坐下,随后笑道:“连续两年,门下省的考评,你都是甲等第一名,真是不容易!清查寺庙田产,分配土地,这么艰难的事情,你能做得滴水不漏,当真是很了不起。”
楚琦面色平静,淡淡道:“但凭着良心去做,自然不会有什么差错。人世间的事情,做不好的缘由,多半都是良心没摆正罢了!”
张希孟哈哈大笑,“不愧是曾经参悟佛法的人,这话说得有些味道。”
楚琦竟然正色道:“张相,下官此时也在参悟佛法,不但是参悟佛法,还是身体力行,按照佛法行事!”
张希孟眉头挑动,轻笑道:“对,确实如此!极乐大同,本就一体,你确实是悟了!”
楚琦笑道:“张相,下官进京述职,前些天还遇到了一个人,我和他谈了之后,越发觉得吾道不孤!此人也是个和尚。”
“哦?他跟你想的一样?”
楚琦点头,“张相,此人是高丽的和尚,名叫辛旽!他也有感于高丽土地兼并严重,主张将庄园分给穷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