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最后一道题是一种工业生产原料制作的流程图, 每一个步骤都产生都伴随着一种化学反应,以箭头作为指示,既有计算某种物质质量的问题,又有填写某种固体物质化学式的题目, 综合性比较强。
纪时刚回来那阵, 不夸张地说, 化学物质里他最熟的就是H2O, 其他基本都忘光了, 基础差不多得从初中开始补,但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层次相差实在是太多了。
纪时从这道题的第一空开始做, 第一空是几个小题里最简单的, 只要根据原有的数据把反应做出来,再去计算质量就足够了。
他每次写化学反应都是长长一串,草稿纸上写得满满当当,而且不能分神,也要细心,因为多写或者少写一个字母, 物质的化学式就完全改了。
“答案是……”
纪时确认在三,把自己计算得出的答案写在横线上。
第二空是写一个化学式,这种题目纪时经常出错,有时候他某个细节一忽略, 整道题目就是全错,所以平时练习的时候, 他都争取更细心些, 尽量把公式写得很细, 他有时候和周伟乐讨论化学题, 对方有时候居然会口述公式,都不用动笔写,或者写得很简略,纪时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遗憾的是,他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水平。
老老实实写公式吧,能不省略就不省略,能写多长就写多长,这样就算写错了,回头看思路也是一目了然。
纪时哼哧哼哧写着公式,先是高温反应之后产生某种物质,再……
这种题确实让他脑壳痛。
可惜再疼也逃避不了,该写的还是要写。
这一道题纪时就花了接近10分钟,根据他平时练习的经验,今天已经算是快的了,距离2小时还剩不少时间,刚开始练的时候他的速度才是真的慢,慢也就算了,试卷上还经常能空一大片不会写的。
幸亏老驴没因此骂他,才让纪时一路心理健康地达到能把试卷填满的水平。
到第三空的时候纪时又有些犯难了,这道题刚看的时候他有点懵,脑子里一点思路也没有,过了好一会儿才差不多弄懂出卷人考察的点。
看明白题才能知道怎么做,纪时顺着题目的思路往下走,总算慢慢摸索出了一个反应过程,再代入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又花了挺久时间,终于把这一空也填满了。
这道题一共四个小空,他写到第四空的时候,自己设定的考试时间也超了,主要还是他在前面几空上耗费的时间太久,如果在考场上,这道题恐怕空在那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