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淙一点头,营地外面的小子们摩拳擦掌,李青风更是叫上了李青卓和李青文。
李青卓在家这些日子,除了串门和干活,有一丁点空便看书,一看他这样子,就知道在京城时何等的用功。
陈氏和李茂贤都知道二儿子是个吃苦的,舍不得他一直这么累,催着他也跟着一起去北面走一圈。
这两只母羊也是痛快,发动后,先后痛快的下了两只羊羔,两只小羊羔被抱到娘亲的肚皮旁边,找到了奶,安静的吃了起来。
李茂贤也没走,躺在两个儿子身边,爷三个在厢房一直睡到卯时。
冬天的边城,天黑的早,亮的晚,李青文睡的最早,醒的却晚,他穿上衣服想要出去喂牲口,被娘亲拦住了,只能把厚厚的皮衣脱掉,坐在灶膛前面的小板凳上,烧火。
早饭并不是一起的,李青文和姜氏单独一个锅,锅底是南瓜粥,南瓜粥上方是一根三叉的木头,木头上面放着一个矮盆,盆里是鸡蛋羹。
李青文的脸被火塘里的火映的通红,他把高粱秸秆往外塞,压榨过的秸秆很密实,塞满后能烧好一会儿。
趁着这个时候,陈氏给小儿子冲了一碗蜂蜜水,这蜂蜜是江淙从刘和的部落带回来的,谁都不碰,只他一个人喝。
边城的冬天本来就干燥,睡炕就更容易渴,李青文把一碗水全都喝光了,觉得还能再吃两碗粥。
虽然是猫冬,但要干的活也不少,铲雪、刨粪、织麻袋、熬糖……所以,早上得吃点硬的才能抗饿。
李青文家的早饭是荞面饸烙。
荞麦面是早就揉好的,被笼布盖着,陈氏把饸烙床拿出来洗一洗,然后架在西锅上面。
东锅不用再烧火了,李青文拖着小板凳到西灶台,几把柴禾烧完,西锅里的水就开了。
这时候李青风打着呵欠进来了,他坐在了板凳上看着火,李青文洗手,把醒好的荞麦揪成一团团的,然后塞到饸饹床里面,压着杆。
面团被压,从下面的孔里面成条状漏下来,掉进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