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刚开时, 李青文就写信托人往码头捎,当然,信里没说城里如何如何, 主要是报平安,另外着重提到了苏树清和捐献银子的事情。
当时李青文还在等苏树清的信儿, 现在已经尘埃落定, 从贴身的口袋里把盖了朱红大印的文书拿给江淙看, 李青文嘴巴不停的道:“林学士说, 户部肯收这个银子,你们的事情就好办, 他说我们做的对, 因为……”
李青文突的停下来,向四周看了一圈, 没有人了, 他挪动腿挨着江淙, 小声道:“新登基的这位不是甚心慈手软的主,十分严苛,以后咱们边城可能会更热闹。”
这次皇城争权极其惨烈, 听说新帝手刃了好几个亲兄弟,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从前的势力要大清洗,以后死的人或者被流放的会更多。
他们边城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多。
江淙仔细的看完文书,重新给李青文放回去, 摸了摸他的脑袋, “我从未想过事情这么顺利, 这一切都是托仔儿的福。”
李青文喜形于色, 但还要努力绷着嘴角不要翘的太高,道:“我只是个跑腿的,苏树清才是贵人,另外还有银子,银子才真好使……哥,你不知道,你捞的那些不是玛瑙,是红玉髓,特别值钱,还有那些珍珠,光这两样,这次就卖了好几千两银子……”
江淙只是笑着,不说话,李青文才是他命中的贵人,但又不止如此。
那些账目早就烂熟于心,李青文像是倒豆子一般跟江淙都报,嘀嘀咕咕的说明年到时候,再去河滩那里仔细的摸一遍,卖玉石和珍珠的银子真是好赚。
李青瑞等人把货物的行囊陆续搬上船,喊了几嗓子,李青文不但没动弹,还叫人一起过来吃。
并州地处北方,本来就干旱少雨,杨树村方圆几十上百里见不到一条河,村里人对水就天生的渴望,水不但能养活人,还能养很多没见过的活物。
河水他们到边城见识过了,对于一望无际的大海,个个都怀着敬畏的心,一听说吃海物,都好奇的过来了。
江淙起身对着方氏叫道:“嫂子。”
方氏连声应着,上上下下看着江淙,又惊又喜,道:“江淙,你可真变了不少,从前就是咱们西江府府兵最英气的,现在怕是更是没人能比的了。”
江淙被押解走的那年十九岁,过去了三四年的光景,变成了更加沉稳的大人模样,五官硬朗,肩宽体长。
方氏想,难怪秦冬梦会一直念念不忘,他这个弟弟却是招姑娘喜欢。
方氏是跟着丁杰等人一起来的京城,刚才在关卡没想到又看到了洪州的官兵,她是是高兴,但看到江淙心里才终是踏实了。
江淙跟自己家男人一起发配边城,看到江淙,也就很快能看到孩子他爹了。
江淙一边跟方氏说话,一边把烤好的鱼递给她们娘三个,“嫂子,我记得你不晕船,多吃些熟食,上了船就只有干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