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年打开外层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树叶,里面是一小堆野果子。
“谢谢爷爷!”景年瞬间开心起来了,大眼睛弯成月牙,高兴的直蹦哒。
林奶奶从厨房里探出头:“洗洗再吃!”
乡下娃娃,没那么多讲究,但是景年出生的时候难产,生下来体弱,家里人就更注意一些,害怕他生病。
“知道啦!”景年应了一声,啪嗒啪嗒跑去洗果子。
中午饭也很简单,早上剩下的玉米稀饭,加点儿南瓜块进去,再热一热,又成了半锅。
然后林奶奶舀了点儿面粉,加水和成面浆,再加盐加葱花调味儿。
热锅烧油,锅底留一点儿油,一勺面浆沿锅边绕一圈,落下去就成了张面饼。
柴火灶火气足,不像电饼铛上热慢,一张饼片刻就好了,这样烙出来的面饼外皮酥脆,内里暄软,只加点儿葱花就足够香。
当然,做饭人就得对火候掌控得特别好,否则稍不注意饼就糊了。
林奶奶几岁就开始在灶头忙活,做了几十年的饭,普普通通的烙饼,或许调不出多好的味道,但火候绝对掌控得刚刚好。
汤盆装的面浆小半盆,烙出来十几张饼。
还有个单独的碗,里头的面浆,林奶奶打了两个鸡蛋进去,面浆的颜色就比汤盆里的明显黄一些。
这个碗里的面浆,林奶奶用来烙了几个小一点儿的饼。
饼烙好了,再做个小菜。
景年摘回来的黄瓜用刀一拍,切小块,自己种的大蒜剥两瓣,捣成蒜泥加进去,再加点儿醋、酱油和辣椒油。
除了酱油、醋和油是买的,其他包括辣椒都是自家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