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财政大臣莱蒙在财政部大楼前发表了措辞最严厉的演讲,这被视为对金融投机家的最后通牒;。
“为了明确英国的立场,我认为英镑不可能贬值,英国不会退出汇率机制,我们对汇率机制负有绝对义务,这就是我们的政策──我们政策的核心。”
莱蒙可不是光说不做的,就在讲话当天,英格兰银行在市场上买进了33亿英镑,以显示维持英镑汇率的决心。
问题在于,33亿英镑就足以抑制全世界金融投机家的热情和**吗?
如果继续试探下去,英格兰银行还能拿出多少钱?
英格兰银行一直在拆解很多国有企业和资产,甚至包括外汇储备,努力维持汇率,但是大量持续的英镑和里拉进入市场,人们出现了恐慌。
1992年9月10日
最后一根钉子终于落到了英国人的肩膀上:
《华尔街日报》刊登了德国中央银行行长施莱辛格的一篇访谈,其中闪烁其辞的提到:“欧洲货币体系不稳定的问题只能通过部分国家货币的贬值来解决…”
德国人已经抛弃了英国。
德国人解除了他们对伦敦的保护,使这个金融中心完全暴露在全球宏观对冲基金的凶猛火力之下。
现在,英格兰银行成为了伦敦的最后一道防线,而且是摇摇欲坠的防线,他们赖以救命的“75亿英镑”国际援助资金好像还没有到位。
李德斯让索罗斯宣称:“英国经济无法支撑强势英镑,英镑必将贬值,我手中还有150亿英镑。”
李德斯还追加了两大策略:
套利策略:英镑贬值可能对英国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冲击,英国市场上的某些金融资产可能暂时下跌到应有的价值之下。
例如,可能出现某种英国基金的市场价值低于其净资产的情况,或者某种债券在伦敦的交易价格远远低于其在纽约的交易价格的情况,这时就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买入,以较高的价格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