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驹长到三个月大时,就其体形、骨骼,关节、蹄掌、反应作综合评价,将先天条件最优秀的选出来训练。
训练的方法也极为严格,甚至近于残酷。
训马人会先把母马系于悬崖之巅,马驹系在崖下,不给饮食,让其饥渴。饥渴难耐的马驹渴望母乳而不得,始则焦躁,继则萎靡。待饥渴难耐的马驹确实无法忍受了,解开揭绊的绳索,马驹初还有几分胆怯,随后便朝悬崖之额的母马奔去,“奋蹄奔踔而直上,不知其为峻也”。
再把母马和马驹的位置交换,“系其母于千仞之下而上其驹,母呼子应,顾盼徘徊而不能自禁,故驰之,则狂奔冲逸而迳下,亦不知其为险也”。
同样的训练要选择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气候条件反复多次,且不断加大训练强度、难度。
在这个过程中,马驹或畏惠、或伤残,不堪造就,则自然淘汰。能经受住考验的,其胆练矣,其才猛矣,其气肆矣,其神全矣。
注:乌蒙马训养方法参考昭通志稿
现在有了战马来源,还需要组建和训练骑兵的人选。
这个似乎没有别的选择,因为在李奇的队伍中,唯有赵云是北方战将,且曾经为公孙瓒麾下白马义从的一员。所以赵云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骑兵组建者。
于是,李奇让赵云自己在军队中挑选士卒,组建并训练骑兵,以备后用。
由于诸葛亮早就开始留意乌蒙马,故而已挑选了数十匹至蜀郡,供李奇参详。
李奇现在骑马没什么问题了,但是不会相马。
最后是赵云帮他挑了一匹健硕的乌蒙马,道:“乌蒙马中的佼佼者,果能与乌孙、汗血等所谓天马比肩而立。”
李奇乃定此马为坐骑。
赵云道:“曹操有绝影和爪黄飞电,主公亦可试为此马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