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凉如水, 秋风微旋,中庭里落叶纷纷。
月光落在添儿眼里,如点点繁星, 燃起期盼的光, 令人不忍拒绝。
夜屿蹙眉。
添儿见夜屿不说话, 也皱起了小眉头,她一手拉着舒甜, 便伸出另外一只手, 挽上夜屿的手腕:“夜屿叔叔,陪添儿玩一会儿嘛……你都好久没有陪添儿了……”
她可怜巴巴地看着夜屿, 大眼睛忽闪忽闪的。
夜屿长眉微动,轻叹:“添儿……”
“走喽!夜屿叔叔答应喽!”夜屿还没说话, 添儿便自顾自地将他拉向院内。
樊叔跟在后面,见前面一排,两大一小的身影,忍不住掩唇笑了笑,挥手道:“厨房点灯!”
偏院的小厨房之前用得少, 但昨日舒甜使用过之后, 樊叔便专门着人, 将这小厨房收拾了一番,他总觉得,董姑娘还会再来的。
果不其然。
樊叔熟门熟路地引着他们入了小厨房, 锅碗瓢盆等一应俱全,旁边还放了张方桌,摆了四把椅子。
樊叔笑容满面:“董姑娘, 这小厨房的东西, 都是为你准备的, 如果还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吩咐。”
舒甜忙道不敢,她取出自己的箱笼,这里面放着最重要的食材——面团。
要做包子,发面是关键。
在这个时代,没有酵母粉,舒甜便只能用“面头”来发面。
所谓的“面头”便是之前发好的老酵面,又称为“引子”、“老肥”等。
只要把面头和新面和到一起,面发起来的速度就快多了。
舒甜这面头,便是晚上在锦衣卫指挥司后厨找的。守卫们在吃火锅的时候,她便已经把老面和新面揉匀了,一直盖着湿布,放在箱笼里。
发面是个技术活儿。
如果温度不适宜,面不能完全发酵的话,做出来的包子就没有蓬松感,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