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上位的崇祯皇帝看着张春的头发,再想一想忠勇伯周大虎之前所上的关于张春的一些奏疏,沉默了半天没有立即说话。
他在考虑怎么处理张春。
对方是一个忠臣,他从张春的蓄发上就知道了。对方从沈阳敌营中被救出来,才四个月,如果剃了头,长不到这么长。
而建虏对降服的汉人都是采取了“剃头方为我国子民,不剃则为敌人”的政策,对此,崇祯皇帝对此是一清二楚的。
但是张春却是监军道,兵败当然负有责任。
不过当时领军的山海关总兵宋纬,宁远突围之后,直隶巡按王道直上疏参奏战败官员。崇祯帝御批:“伟、襄国法当诛,但念其劳绩,姑免死,革职发戍边卫。
但是张春……
崇祯五年,张春在皇太极的求和书上签字,举朝认定张春已经叛国。
现在清楚明白了,应当向天下公布宣示。
但是战败之罪,朝廷已经早有明旨,带兵将领和监军罪同一体。
“现已查明,原战败太仆寺卿、监军兵备道张春,为敌所获,忠贞不屈,恪守人臣之道,心向祖国,威不能屈、死不能夺其忠,困守三官庙五载,其之忠义,有鉴于此,世之罕见,当以忠义褒扬。当此国家危难之际,国思忠臣,朕特免其兵败之罪,仍以原官候任。”
一直伏地不起的张春,听闻崇祯皇帝赦免其罪,原官候任,不由得老泪纵横,他有心再次提出和议之事,但刚刚说过,朝殿圣上面前,不能啰嗦无度。
“谢圣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张春哽咽着行完礼,看了一眼两边的朝臣,向文臣方向走去。
崇祯皇帝刚刚说完话。
一位御史就立即跳了出来说道,“臣不怀疑张监军的忠义,但兵败被俘,可以免其罪,但应革其职。但臣不解的是,张监军被建虏关押多年,怎能还提出和建虏纳款之议?前宋种种,割肉侍狼,其狼后而噬之宋,前事可见,我等当警惕之。纳款建虏,必然要割肉与建虏,这则是壮大建虏的实力,否则建虏必然不会善罢甘休。壮敌之举,万万不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