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历史军事>明末试锋> 第七百二十五章 安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二十五章 安置(1 / 5)

但是这是儿子的提议,周远山只好动用自己彰德卫和彰德府的钱粮先垫付。

随即大量的粮食银两出库,彰德卫彰德府等各方也都动了起来,县级衙门、府衙都派人帮忙。

规划居住,分派田地、登记造册,分发种子耕牛等等,使得改革一新的彰德府、彰德卫发挥出了极大的动员能力。

招工进料、选址盖房等很快就开始了动作。

这些都在短短的时间之内而发生、

刚到林县不久的曹文衡,惊奇地看着这一切,心中顿时有了不少的想法。

令周远山感到高兴的是,前内阁大臣王应熊带着儿子和家人,从四川巴县来到了林县。

这个是王应熊和儿子周大虎的约定,他是知道的。

儿子看上了王应熊的做事狠辣,想用其做自己幕僚。

有了王应熊的帮忙,安置的事情,渐渐地步入了正轨。

同时,朝廷旨意下达,可用豫北三府官银钱粮先行安置,稍后朝廷拨下安置钱粮。

除了安置从千里之外过来的辽东难民之外,儿子周大虎还给他囧带了一些别的任务。

最急的就是在京师开一家庞大的医院。

其次就是在京师开一个百货商店。要求这个店铺要大,货品要样数多,要在京师一炮打响。

这事也很急,这可是牵连到彰德卫和林县的一些军属的就业大计。

经过这两三年的大发展,彰德卫和林县已经形成了几个大的产业链,而且还在不断的扩大。

广靠开荒种地种粮,虽然顾着肚子不挨饿了,但却需要花费大量的银钱,去购买大量的生活用品,如此下去,手中就会缺少银钱。

而在这明末饥荒满地的时期,他周远山和儿子都不会拿出粮食去卖。

但是一些生活用品又不能不用,花出去的银子太多了,让人心疼。

因此儿子和他都想到了自己手下部众人数众多,家属也多,林县还有一大优势,有手艺的匠人很多,劳力也不缺,外面的流民一招一大帮,完全可以集中人力集中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