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应芳轻点头,继续说道;“武打,就是一上来,以大人的全部兵马出战,在大股敌人赶来之前,将建虏抢掠的小队全部歼灭之,威镇建虏,让其小股队伍不敢再出来劫掠百姓。”
“如果敌人大股部队不超过大人兵马,我建议大人碰一碰建虏,不行再后撤,以大人所讲的方法不断扰之,威胁之。就会让建虏入侵的危害大大降低。”
周大虎陷入了沉思,这两个打法对他来说现在是各有利弊。文打可以最大保存自己的实力,也可以取得不错的军功首级,但这种方法的弊端,就是对军队和百姓的士气军心提振太小,优点就是一个“稳”。
武打,刚猛轰烈,最能提振军心士气和百姓信心,但有一坏处,就是容易激怒建虏,造成对方对自己紧追不舍,一旦拼杀起来,伤亡会过大。
两者差别不大,主要的差别就是遇见大股建虏兵马,打不打而有所区别。
周大虎考虑了一会,转头看向杜应芳,想听听他的意见。
杜应芳看了一下屋中的人,沉默不语。
周大虎看了看对方,明白其意思,便让屋中除了自己和杜应芳,所有人退了出去。
等人都退了出去后,周大虎才开口道:“先生请讲。”
杜应芳开口道,“东主,属下认为眼下形势还是武打最好,虽然损失会大一些,但收益也是最大的。”
“英雄出名要趁早,这话放在大人身上,也是极为适用。东主已是一路参将,加副将衔,只需做出一些军功和战名,也许就能很快镇守一方总兵,到那时东主才能在朝堂之上有一些发言权,有事应变才会从容许多。”
“东主你要知道,不要小看虚名,虚名也是实力,有了名气,就会有大量的人才前来投奔,有了这名,文官士绅都会因名气更加配合东主,而不会有所刁难。有了名气,朝堂诸公和皇上才会在你身上舍得投出大量钱粮支援。”
“自古以来,名和利都是连在一起的,有了名,利就会源源而来。而有了利,富甲一方的人,吃喝不愁后,就会做善事或者别的事情,来增加自己的名望,而名望就是护身符,就是进入地方官场,甚至过去不能涉及的事情的敲门砖,名望也是一个通吃八方的路引通行证。”
“所以,朝堂之上才有不知多少人,为了一丝名望,以自身性命于不顾,也要搏击风力,就是此理。”
“而今形势,建虏已经收服了漠南蒙古各部,大明从京师一直到延绥数千里的口边,都已经门户大开,建虏身居苦寒之地,物资缺乏,和大明交易来改善其生活,已不可行,过去到大明抢掠过,食髓知味,今后必然还会来之,以战逼大明朝廷开放边市,以战逼和,这定会发生。”
“如此一来,边墙建虏和中原流贼就会彼此起伏,官军来回奔波,被拖垮是迟早的事,如果不能平定建虏、流贼任何一方,大明形势会急剧恶化,到时候大明危亦!”
“将军就是再能打,独木难支将倾大厦,已是晚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