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历史军事>隆唐> 第三十章 出师不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章 出师不利(2 / 4)

宣阳门至朱雀门间五里御道两侧布置官署府寺,南端临秦淮河左右分建太庙、太社,居住里巷也主要分布在御道两侧和秦淮河畔。

经此改建,建康城内形成宫室在北,宫前有南北主街、左右建官署、外侧建居里的格局,城门也增为十二个。

建康城规模极其庞大,以建康宫为中心,据记载有宫墙三重,外周八里。

南面正面是大司马门,直对都城正门宣阳门,两门之间是二里长的御道。

御道两侧开有御沟,沟旁植槐、柳,大司马门前东西向横街,正对都城的东、西正门。

苑囿主要分布于都城东北郊,宫城北有华林园,原是东吴的旧宫苑,宋时加以扩建。覆舟山有乐游苑,宋时就东晋药圃建成。玄武湖在都城北。

东晋时筑长堤以防水患,并引湖水通入华林园、天渊池和宫内诸沟,再下注南城壕。

建康南迁人口甚多,加上本地士族,遂不得不在城东沿青溪外侧开辟新的居住区。

建康有长江和诸水网航运之便,舟船经秦淮河可以东西两方面抵达建康诸市,沿河及水网遂出现一些聚落。

秦淮河南岸的长干里就是著名的居住里巷,北岸的乌衣巷则是东晋王、谢名门巨族累世居住之地。

王公贵族的住宅多分布在城东青溪附近风景优美的地带。城中河道以秦淮河通长江,又从秦淮河引运渎直通宫城太仓,运输贡赋,北引玄武湖水南注青溪和运渎,以保证漕运和城壕用水。

此时的秦淮河,还不是后世的**,而是华夏的商业中心。

秦淮河北岸有大市百余个,还有小市十余所,市场名目繁多,且专业分工,一些商品有专门的市场。

商品有三吴地区的粮食、丝帛、青瓷、纸张,长江中游来的铜铁矿石,海外的香料、珍宝等等。

秦淮两岸手工业作坊和商业廛肆星罗棋布,著名手工业产品有“百炼钢”、“罗纹锦”等多种。

商业廛肆有百货俱全的“大市”,还有纱、谷、盐、花、草和牛马等专门小市,物资充足,交通便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