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会的消息传出,一时间整个邺城都在讨论这件事,不只是谁还爆出朝廷拒绝陈国的消息,弄得很多世家都十分不满。
他们心里很清楚,一旦齐国覆灭,些许大世家也许影响不大,但对于大多数小家族,很有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天外**,兵乱为罪,覆巢之下无完卵,他们可不希望他们好不容易积累本家业,被乱兵抢走,弄不好还会家破人亡。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高顺的文章唤醒了他们的危机感。
高长恭得知此事后,立刻找来大臣们商议,赵彦深敏锐的察觉出一丝异常,原因与他,只因“兰陵”二字。
“兰陵王殿下,那个兰陵笑笑生,不知与殿下有何关系!”
赵彦深开门见山,直接质问高长恭,高长恭心里暗骂高顺,怎么不换个名字,但脸上确实面不改色,冷冷地说道。
“兰陵只是本王的封地,谁都知道本王很少回封地,一家老小都在邺城,怎么会和本王有关!”
“哦?真与殿下无关么?如果老臣没记错的话,殿下之前可是劝过陛下,与陈国结盟的!”
赵彦深不阴不阳,不急不缓,脸上带笑,心里腹诽。
“哈哈哈,天下之大,能人辈出,正所谓: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有人和本王看法一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
高长恭不慌不忙,早就想好了说辞,赵彦深见他不露马脚,继续问道。
“殿下好学识,好一句所见略同,难得这智谋之士,竟然出自兰陵,真是恭喜殿下了。”
赵彦深讽刺的语气很明显,毫不掩饰他的怀疑,原因是那篇文章非同一般,很容易挑起两国的争端。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迟早传到周国那里,周国如果兴兵攻打,到时候遭殃的还是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