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五个新丁虽比之略微年长,却无论如何赶不上他那堪称恐怖的战绩,因此也对他极为认同。
可惜了“赵老狗”那个青年糙汉,在锦州阻击战之前,就为了掩护年轻的战友而战死了,多少令人感到有些唏嘘。
但逝者已矣,生者奋发便成了这个世间永恒的主题。
杨国柱充分利用了卡伦哨遭到全歼的最佳时机,竟硬是凭借着一百多名的兵力,将侦察范围向北抵达了浑河南岸,往东抵近了辽河左岸。
数日之后,他便派遣麾下快马送来密报——浑河北岸与辽河右岸,确有大批建奴集结的现象,并大有渡过浑河与辽河,南下西进之势。
袁崇焕合上密报,略一沉吟,便下令将杨国柱提升为前方侦察兵的总指挥——千夫长,并从祖大寿的麾下抽调了三百骑兵给他,以加强对建奴动向的侦察。
宁远城的防御设备已基本完善,袁崇焕却仍不满足,下令继续在城外挖掘壕沟,并力排众议,下令拆除了一切与城池互为犄角的堡寨。
所有的红夷大炮、虎蹲炮、火铳,所有的军队,也都集结到了城内。
他还下令坚壁清野,让麾下踏着积雪将方圆十里内的竹木砍伐并搬运到城里来,粗壮的树木做成檑木,也可制作成弩箭,至于细长的,至不济也可以当柴烧。
黄重真就这样在袁崇焕的麾下,与宁远城里所有的军民一起,堪称分秒必争地准备着战争的再一次来临。
时光流转,很快就来到了腊月二十三。
这是华夏传统中很重要的一个日子,是送灶神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的日子,也代表着地上的华夏年关,真的很近了。
不管是有家没家的,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想家,以及家里的灶神的。
宁远城里的气氛从早练的那一刻开始,就显得有些淡淡的忧伤了。
然而,黄重真觉得袁崇焕着实是有些才华的,竟只用了一大锅一大锅料廉却够足管饱的,又杂又糙的腊八粥,就将所有军民的心,收拾得服服帖帖。
沉浸在老锦州成了一堆废墟里的周吉,呼哩哗啦地吃得眼泪都留下来了。
黄重真却抱着一只硕大的粗瓷破碗,撇着嘴小声嘀咕道:“啥破粥啊?连红豆都没有一颗!而且腊八早就过了,忽悠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