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喜翻了个白眼:“小姐,你可不要说要给他们钱。他们只留下了我哥和我姐,后面的孩子都卖了。我才不想给他们钱呢。”
楚颜那句“我那里还有点钱你拿去”就不用说了。
春喜:“虽然我心里挺不想见他们的,他们来就是找我借钱的,借走的钱也不会还。不过见了面肯定还是要说点场面话的。小姐,你就把好听的话写一写就行了。问问家里的人好不好,这就可以了。”
楚颜就把从楚氏那里打听来的楚家五房的人都给一一写了上去,一一问了好不好。
可这也不够啊,特别是后面一模一样的几句话,只是换了名字。
楚氏肯定能看出来的。
就在她发愁的时候,未起宁回来了。
她立刻求助于他!想必他写惯了家书,肯定知道怎么凑字数。
未起宁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离家日久,对家里陌生了,写不出家书来,这很正常。他在书院里,除了给楚氏写家书时是真情实感,给老太太、二老爷、刘氏等人写的几乎都是想尽办法凑出来的。
家书,对每一个书院的学子来说都相当重要。这关系着家里送来的东西够不够丰富!
他们这些远在书院求学的人,一草一纸都要靠家中送过来,如果家里送的东西不足,就要花钱去买,但往往东西都送不够的,钱也不会给多了。
所以学生之间,攀比斗富者有,捉襟见肘者也有。
他少时离家,对家里的人事物也是一日日依稀淡忘。唯有楚氏,每一旬必有的书信、衣物、笔墨纸砚,家中城中各种事情的变化,楚氏都会写在信上,让他知道。
他对楚颜的印象也多是从楚氏的信中而来。楚氏以前只写家中的事,后来开始写起城中其他家族的事,还有街上的稀奇事,他还觉得奇怪,后来楚氏给他送了些新奇的小玩物,就在信中写【是你楚氏幼妹在城中觅得此物,想着书院读书枯燥无聊,让你取乐,活动精神】。
他当时脑海中的形象是一个蹦蹦跳跳像年画上的金童玉女一样的胖娃娃。
直到见面,才发现是如此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
未起宁下笔如有神,很快就凑出一大篇来。
他度着楚颜的口吻,把她前面写过的也给文饰了一番,然后起身让位,让她重新誊抄一遍,好去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