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记载,诸葛孔明善画,喜草书,哪怕彼时书法艺术还未彻底成熟,他的作品也被珍而藏之。
前朝徽宗皇帝就曾说宫里藏有武侯草书之《远涉帖》。
至于画,并未有流传于世的作品,早就散轶在乱世之中。
唐时出身宰相世家的张彦远曾在《历代名画记》里提到,诸葛亮的作品在唐代已经是“有国有家之重宝”,“为希代之珍”,可见珍稀的程度。
东晋《华阳图志》上还说诸葛亮不仅能画天地日月,且能画各种建筑、车马、动物及人物。
能如此全面掌握绘画技巧的画家,极为少见。
这说明九鱼图对诸葛亮来说并不困难,未必画过,却也未必没画过。
画完全没有参照物,裴瑾瑜只好看字。
远涉帖曾被刻成碑文,拓下的法帖广为流传,字迹不难判断。
两相对比,画上的字迹确实像诸葛所书,倒也找不到疑点。
如此,只好发大招,动用鉴字宝符。
凝神静气,运转炼神诀,将神识聚拢成束,投向九鱼图!
嗡!
天地万物,莫不可鉴。追根溯源,莫不可鉴。
有关书画的画面蜂拥而来,洪流般灌入识海之中。
随着功法的突飞猛进,这些信息已经不能给裴瑾瑜带来任何冲击,哪怕是洪流也会被收拢消化成涓涓细流,最终汇入无边无际的识海之中。
快速阅读九鱼图前世今生的信息,裴瑾瑜不胜感慨。
蜀中眉州有个苏秀才,考了五六次举人都没中,搞得家徒四壁,吃了上顿没下顿。
供养他的老母与妻子累病而亡后,秀才不得不关心起柴米油盐与温饱。
除了读书,他仅略通书画,只好以此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