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历史军事>我来自大明辽东> 第六十三章 毛文龙来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三章 毛文龙来信(2 / 4)

尤其是觉华之战,力斩的均是建州女真引以为傲的八旗精锐,其功勋之闪耀,其意义之深远,比宁远城下斩杀的上万披甲奴和农奴兵,强太多太多了。

然而如此辉煌之战绩,袁崇焕却以“惨胜”而概之,便将此战之艰难艰辛与守岛军民之坚定坚强,全都囊括了进去,更能引起大明朝廷乃至天下人之重视。

由此可见,读书确实是有用的。

至少祖大寿就自认为,绝对写不出如此让人叹为观止的奏报来。

宁远城下之大捷,或有过傲之嫌,毕竟击毙的多是乃是披甲奴以及农奴兵。

觉华岛上之惨胜,却确实过谦了,因为所阵斩的,无一不是建州女真仗之以纵横辽东的精锐骑兵。

四舍五入之后将近三换一的代价,看上去似乎大了一些,但其实即便是已死之人,都不曾后悔用自己的生命,去与这些建州精锐互换。

这就像后世那场旷日持久的抗击倭贼的战争一样,为了维护民族最后的尊严与热血,无数战士前仆后继,纵使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

毕竟,在昔年的萨尔浒,杜疯子和刘大刀加起来,以数万人的精锐为代价,也不过拉了五千来个建州精锐做垫背。

奏报写好后,袁崇焕小心翼翼地亲自吹干墨迹,亲自合拢,亲自用锦绸包好,亲自装入牛皮纸内,并亲自用火漆封好。

然后,郑重地双手递给亲军,大声嘱咐道:“八百里加急,绕过高第,直接送呈京师。”

“诺!”亲军弯腰躬身,以双手郑重接过,领命而去。

八百里加急,直抵京师。

高第这个缩头经略确实是没有权利阻拦的,他也不配!

袁崇焕这才再次看向赵率教这份战报的最后一行,那是一句建议:向山海关的高第求援,不求其驰援宁远,只求其领大军出关,亦步亦趋也好,步步为营也罢,总之只需其小心翼翼地逐渐接近宁远,对后金形成压力,迫其退兵,即可。

袁崇焕何等眼力,刚才并非没有看见,而是视若无睹,现在更是嗤之以鼻,便将战报随意地扔在桌案之上。

其身后的祖大寿早已看完战报内容,看见袁崇焕的态度,禁不住心中慨然一叹——赵率教或者说黄重真那小子的建议,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