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居大不易,平时的帝都物价就极高,三年一度的科举时,更是高出天际。
玉宸院就在国子监对面,极其清贵,历届状元多有居于此地者,因此价格水涨船高,普通单间一晚就要十块灵石。
是的,三届之中灵机充盈如斯,富含的灵机随着时间推移开始沉降结晶,形成了灵石。
一块灵石的购买力,基本相当于前世的一百万。
管家给李弥包下来的是玉宸院中的陶然居,占地三亩,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清净优雅,价格更是宰人。
不过堂堂逍遥公子,自然是不差钱。
短短几天时间,李弥在陶然居中就会见了许多进京赶考的道人,其中不少都是英才榜上的同辈。
诸如王若虚、项云雷之流,一个不少。
不过受限于年纪,大家对于道经时文的领悟和理解自然远远不如考过几十届的前辈,基本上都是重在参与,不求考中。
不少同道相约着在岐山城中游览,看一看帝都的繁华,不过李弥拒绝了,时间紧迫,不容错过。
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主考官钱兴的偏好,当年钱兴中探花时的策文,更是被卖出了高价。
彼时的钱兴,算是一个愤青,大有澄清玉宇的气势,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不过根据管家搜集到的消息,如今的钱侍郎早已经变得沉稳平静,最喜欢四平八稳的文章。
李弥对于管家自然非常信赖,对于科举,也非常有信心。
单论对于道经的领悟,自信不疏于任何考生,甚至主考官钱侍郎。
这也很好理解,道经时文和前世一样,都是科举的敲门砖,考上道士之后,晋升需要的是道行、权谋和人脉,再也不需要道经时文了。
不过会试之后还有殿试,皇帝将要亲自主持并点状元,这位可是三界排名第三的元婴大佬。
正月二十日,会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