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人类至今还没有观察到变黑的白矮星,
当然要是真的存在变黑的白矮星,人类也很难观测道。
以上的整个过程,便是王猛了解到的关于太阳系的最终结局的一种推测。
在结局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便是氦闪,
由氦变为碳的氦闪过程是太阳膨胀为红巨星的导火索,
也是将碳素元素压成白矮星的重要过程,
为太阳在宇宙中留下最后的痕迹,做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能做到如此事情,也就意味着氦闪所爆发出的能量已经到了人类难以估量的程度,
也许在整个太阳的一生中,
因为是低质量恒星的缘故,无法出现超新星爆发,让整个银河系中的文明为之侧目,
但氦闪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
让太阳的光芒在周边几百光年的范围内变的再次耀眼,
也许某些星系中的生灵,会第一次看到他们周围存在这么一颗恒星,
若是他们已经有了进入太空的能力,
也许会思考,那个星系中是否存在过生命?
也正是这样耀眼的过程,
才会让某个影视里的人类,因为探测到太阳即将发生氦闪,
而给自己的星球插上行星发动机,
试图远离太阳,流浪蓝星。
想到这里,王猛的脑海里出现了很多的想法。
若是他能掌控真正的氦闪,
就算使用一次,因为材料问题导致推进器报废,那对于飞船的提升将不可估量。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氦闪爆发时,
还能在内部挤压出致密的白矮星物质,
他有没有可能利用氦闪作为动力的同时,一并将材料问题也解决了?
要知道传说中密度极大的中子星的形成过程也可能与白矮星的形成过程相似。
若是他能掌握真正的氦闪,也算是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那在这条道路的尽头,是不是意味着有机会搞出中子星物质。
对此王猛的内心波动起来,
但他很快便冷静下来。
中子星这种事情还过于遥远。
当前最重要的还是氦闪问题。
对于氦闪问题,无论是要掌握氦闪,还是想用氦闪造就白矮星物质。
两个重要的因素必须要考虑,
一个是温度,另一个是简并态环境。
至于高温,在磁约束技术和壳层氦闪技术上,已经有了应用,并不需他担心。
唯有简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