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会吃人吗】
哈雷身体更是完全蜷缩起来,每有一只蝗虫落在皮子上引发轻微颤动,它都要抖上一抖,往身边的毕方靠上一靠,让兽皮底下的空间变得更加拥挤。
作为一头猎豹,它在自己豹生中头一次见到这样的恐怖场景,让它的眼睛瞪得熘圆,闪着一层乌光。
毕方大手抓住猎豹的脑袋,一把按倒在地上,随后没忍住打了个喷嚏。
这家伙一直往这靠,耳朵上的长毛都戳他鼻孔里了,痒得实在难受。
“蝗虫成灾之后,就要治理,以前人们治理蝗灾的办法比较笨,蝗虫把卵产在土里,于是就耕地,不会飞的若虫在地面扎堆,于是就放火烧,后来有了化学农药,还有了飞机,就用飞机在天上撒农药。”
“这个方法现在依然常用,但是成本很高,这几年蝗灾严重,和肯尼亚缺飞机可能也有点关系。”
“再加上这两年全球气候越来越暖,去年还出现了厄尔尼诺事件,这里的蝗虫数量更是暴涨。”
毕方梳理起近两年的一些天气现象。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中,圣婴的意思,特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中部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现象。
去年厄尔尼诺事件一直持续到了年底。
非洲原本就干旱,蝗虫产卵量极大,在升温和强降水的情况下,植被疯长,给若虫的生长,提供了完美的条件。
蝗虫产卵需要干旱的环境,但产卵之后便会专门分泌胶状物,导致虫卵防水性极好,渡过雨期也不会降低孵化率。
正因如此,通常情况下,大旱之后再遇蝗虫孵化前的强降雨,大概率就会发生蝗灾。
没有足够的处理手段,再加上蝗虫越多,产卵越多,产卵越多,蝗虫越多,滚雪球似的,彻底成了顽疾。
唯一能限制它们的大概只有植被大范围减少,食物不够导致蝗虫饿死。
“我前面说过,沙漠蝗虫会扩散,足迹遍布大半个地球。”
“事实上,要是不我们有喜马拉雅山,阻挡了大部分东向的蝗虫群,再加上冬季东南亚盛行东北风,而沙漠蝗虫的流动主要取决于印度洋季风,我们也会被它们威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