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陈国平,找秀芬大嫂,都是这样,有客人来了,才拉开电灯,在昏黄的灯光下说会话,谈点事。</p>
客人走了,就赶紧把电灯拉灭。</p>
自己家吃饭,也只是点煤油灯。</p>
至于蜡烛也是不点的,不耐烧,没煤油便宜。</p>
老辈人,或者说他们这边山里的人,节俭到了骨子里。</p>
很多东西也不是没钱买不起,是这里人的思想没改变过来,什么拖拉机电视机,觉得只是费钱,买回来没地方用。</p>
就像很城里人也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买几万块钱一部的大哥大一样。</p>
在乡下生活这么多年,他们早就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了天黑就睡的生活,也习惯了漆黑的夜色,并不觉得无聊或者寂寞枯燥。</p>
这是经过信息时代,经过手机和电脑洗礼的人无法想象的。</p>
陈凌刚开始回到这个年代也极其不适应,后来才慢慢踏实平静下来,并且已经很享受这种安宁恬澹的生活。</p>
不过他和别人相比,并不节俭就是了,什么都是想用就用,电灯想开多久开多久,王素素也随他心意。</p>
“哈哈哈,说到最后还得看富贵啊,咱们就等着富贵把电视机买回来,来他家看电视吧,想看了就来找他,这不比看村里放电影带劲多了。”</p>
“想看电视,那你得给富贵拎点东西过来啊。”</p>
“为啥,俺富贵叔不是小气的人吧。”</p>
“是不小气,但你想啊,电视机里边好看婆娘那么多,富贵在家不得搂着不放啊,你过来凑热闹,他肯定不高兴。”</p>
“……”</p>
听着他们越说越起劲,陈凌脸一黑:“少编排我,不然电视买回来,一个人也别来看。”</p>
“别啊,我可没说啊,是水娃起的头,到时候不让他看。”</p>
一群人嘻嘻哈哈,今天没媳妇跟着,在陈凌这边说话也挺放得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