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大手一挥,多给了几个,便于助她打理事务。
听闻消息的崔恂过来询问,得知崔九贞要人,立即也跟着给了几个。
这么一凑,倒是还算解了燃眉之急。
崔九贞打算亲自见见这些人,好好敲打一番。
东苑里,老太爷坐在竹亭内乘凉,崔恂坐在一边,两人话起家常,“元淑年纪也到了,儿子想着,从京中挑几家合适的,不能远了,以便往后有个照应。”
“你有人选了?”老太爷晃着竹椅。
“儿子瞧了几家,你看看合不合适?”崔恂说道:“胡杨巷的徐家,梧桐巷的姜家,还有李大人的侄子,虽还未考取功名,可往后也不会差。”
“你怎么不干脆在隔壁街里头找?”老太爷听他说起的这些,无一例外,是真的近。
若是真成了,只怕嫁妆前脚出门,后脚就到,等于挪个地方。
“若有也不是不行……”崔恂摸了摸鼻子道。
老太爷白了他一眼,“这件事你跟温氏商量过没有?”
“儿子打算回头同她说说。”
“着人好生打听打听,她一个妇人家做起来,比你要便宜的多。”
“是,儿子一会儿安排,回头若有合适的,还得请您出面儿。”
这也是为了崔元淑,由老太爷出面,也能彰显他对其婚事的看重。
往后到了婆家,自然腰杆子硬。
“自家孙女,我自然是要多操几分心的。”老太爷淡淡道:“贞儿的婚事怎么说,王家可有派人与你商议婚期?”
“儿子想与温氏商量,多留她两年,总归也不急着嫁出去。”
说起这个,他皱了皱眉头,“儿子觉着,贞儿近日好像不大乐意这门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