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周卫国舒了口气,一字一顿道:“上海的战略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与中国与日本来说都是不可丢失的要地,所以双方若是在此开战,一定会鼓足了力气相争,战争的规模也会因此不断扩大,甚至最终抵达双方都不曾预料的局面。”
“首战爆发,又是如此大规模的战役,但凡是有血性,有能力的中**官,只怕都会奔赴这场战役。”
“若是只着于眼前考虑,这自然是好事,有这些热血报国的军人们在,不管这场战役最终是胜是负,他都将打出我们中华抵御外辱的决心和魄力。”
“可如果从长远来看,却未必是好事。”
张治中愣然道:“为何这么说?”
周卫国道:“学生可以断言,中日之战必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鏖战,而绝非短时间内可以结束,这就又进入了学生说过的持久战的观点。”
“这就好比准备打持久战的双方,第一次的交手,对手到底还有多少暗藏的底牌没有使用,我们尚且一无所知,就把手上最好的王牌给打出去了。”
“如此一来,这第一战,无论胜败其实都是我们输了。”
“战斗会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惨烈,精锐尽失,那些战术素养过人的优秀底层军官们纷纷折损在此,可原本他们是可以利用我国广袤无垠的战略纵深,以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慢慢拖垮日寇的。”
“另外,此战若是投入过大,损失过大,一旦战败,中央军怕是立马就会陷入被动,外加上国内派系林立,又有多少心思是使在一处的呢?”
“到时候中央军力量受损,这些派系难保尾大不掉,届时全**事力量更加无法整合,后续的对日战略相持,我们怕是会更加的被动。”
周卫国说的是肺腑之言。
而这番见解对于张治中来说却如当头棒喝。
或许是周卫国未曾参与全局的谋划,所以旁观者清吧,他的这番后续长远见解,是张治中从来没有考虑过的。
看着自己陷入沉默的学生,张治中已经顾不得心底的惊骇了。
他皱着眉头思索着破解之法,却终究是无可奈何。
“无论如何,哪怕一切都会按照卫国你推测的发展,上海不容有失,哪怕精锐尽丧,我们也必须全力以赴,保住上海!并达成最终的战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