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开始,被称之为经营之圣的盛田昭夫由此开始了他不凡的道路!
东通工研制出日本第一台磁带录音机是在1950年的时候,当时一共批量生产出50台,但由于该产品对于日国消费者来说是新鲜事物且价格太高,所以一直没有销路,盛田昭夫转而将磁带录音机销往日国的行政部门,最终在学校、法院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后来,又过了3年,盛田昭夫将目光投向贝尔实验室研究出的晶体管,并从父亲那里借来2万美金,前往米国购买当时还无人问津的晶体管技术专利,事实证明,这个决定绝对不愧于经营之圣的名头,隔年东通工业研制出了日本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TR-55。
不过由于晶体管收音机在美国市场起步阶段找不到经销商,于是东通工董事会决定接受一张以其他品牌冠名的订单,但盛田昭夫为了维护企业的品牌形象,不顾董事会的反对而私下拒绝了这笔10万台的订单。
在盛田昭夫的主导下,很快东通工业就研制出了可放入口袋内的便携式半导体收音机,这款产品不同于之前少有问津的情况,在推出后销量高达150万部,其中大部分销往了米国市场。
等到1958年的时候这家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也就正式更名为SONY,也就是索尼,盛田昭夫开始进行国际化战略部署,两年后,盛田昭夫出任米国索尼公司社长,再过一年,盛田昭夫在索尼公司上市后先后出任总裁和会长。
索尼的硬件之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而盛田昭夫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跟CBS进行了一定的合作,夏因在无奈之后,就找到了盛田昭夫,之是没想到的是,盛田昭夫早就有跟CBS合作的想法,夏因刚一上门,马上就当即自荐说:“同索尼合资,怎么样?”其决断之快,令夏因吃了一惊。就这样,踏破铁鞋的夏因与盛田见面仅仅30分钟后,双方的合作便定了下来。
1968年3月,CBS/SONY唱片股份公司诞生了,注册资本为72000万日元,成为实施资本自由化后的第一家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成立时,由索尼公司副总经理盛田兼任总经理,但实际的经营工作是由当时索尼的制造企划部长大贺典雄担任的。新公司虽然有50%的外资,但是在经营管理上却由索尼全权负责,CBS公司连一个董事也没有派驻过。
CBS/SONY唱片公司虽然从零起步,然而在发掘新人方面一个接一个地取得成功,独特的音乐业务开展起来了。在以演歌路线为中心的同业界中,成功地开拓出了日后的风靡了全球的经典演唱路线,偶像路线!
由此一来,CBS/SONY唱片公司获得了迅速的成长。
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销售额已经窜升到同业界的前三之位。
而五年之后,CBS/SONY与索尼公司携手引进了CD。仅仅数年之后,CD作为优秀的音乐媒介取代了LP。这时的CBS/SONY在工厂建设等CD软件开发投资上已经完全能够自主,不仅不需要索尼公司的资金援助,BS/SONY成立第一年的销售额是7亿日元,而在二十年后的1988年,年销售额已经突破1100亿日元,成为索尼集团“硬件和软件两个车轮同时运转”战略成功的典范。
CBS/SONY唱片公司在日本的成功使索尼决心在唱片领域采取更积极的行动。
1982年初,大贺典雄说服CBS公司,利用CBS/SONY的自有资金3500万美元在美国建成了一座CD工厂几年之后,1986年夏天,劳伦斯·特休取得CBS集团的控股权,这位靠经营度假村发迹的亿万富翁考虑出售集团旗下的CBS唱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