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小安,我听你们院子的说你收留了一个老头,这是怎么回事。”
大舅今天是非要把周安的事问个清楚,看看还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
其实他们那里知道,秦友三都在周安那里住好几年了。
他们之所以不知道,那是因为周安大学了,他们也就没再来周安家里,有时候在周安假期来一趟吧,正好秦友三出去摆地摊去了,所以也没碰到面。
周安不知道是谁在背后嚼舌头,但眼下不是追究这个的时候,他赶忙给大舅解释道。
“大舅,您说的这个老头叫秦友三。
有一天我见他都差点饿死在街头,于是就可伶他,就给他买点吃的。
后来我想啊,要是让这老头走了,说不定哪天又饿死街头了,不如就在我家住下,我出门的时候,也好有个人给我看看房子。”
孩子心善,大舅也不好说什么,心里倒是有点心疼周安。
“那家里多个人开销,负担挺重的啊。”
“大舅,您这话又错了。您别看秦三爷是个老头,他可是有真本事的。
您看我买了院子,您真当是我自己挣得?
那都是他挣得钱给我买的,还有我开酒楼的钱,也是他给的,不然就您外甥我哪赚这么些钱去。”
周安想着秦三爷以后一定会和大舅他们见面的。
为了不让他们之间有什么隔阂,他把自己这些产业都归功于秦友三了。
“你不是说他快要饿死了吗?怎么又给你买院子的钱的?”
二舅对周安前后矛盾的话提出了质疑。
于是周安又是一通故事大会,让大舅二舅听得津津有味。
最后,大舅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好人有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