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小安啊,你连唐伯虎都知道啊!得亏你不是那摆摊的老板,要不然今儿这漏是捡不了了。”
这个时候,不是每个人都能知道唐寅就是唐伯虎。
后世的人知道,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星爷演的《唐伯虎点秋香》,才知道唐寅就是唐伯虎的。
更何况周安能从砚台的印章就知道是唐伯虎,那就不简单了。
秦友三这么想,其实是高估了周安了。
因为周安从“桃花庵”联想到唐伯虎,再从唐伯虎联想到唐寅。
他看印章的时候,尽把唐伯虎和唐寅两个名字往印章上套,这一套之下,他就能很明显的看出,印章的字就是唐寅两个字。
“嘿嘿,三爷,我就当你是在夸我了。我和您比起来,那就差远了。要不是您拉着我留下,这宝贝指不定是谁的呢。”
周安这话还真没说错。
这不,在他和秦友三走了之后,没多久,之前的那个老人就又回来了。
他去了罗老板的摊位,却怎么也找不多刚才他看的那个砚台了。
于是他向摊主罗老板询问,这才知道,自己刚走,东西就被一个年轻人买买走了,而且就花了二十块。
之所以刚才老人为什么不买,那是因为老人身上忘带钱了。
所以他不想先让老板知道他要买砚台,而是先回去拿了钱再说。
要是老人当时砍好价钱,自己掏不出钱,那么等他回来,说不定老板已经警觉了,不同意刚才谈好的价钱。
谁知道,自己回家拿钱这一会儿,那件砚台不翼而飞了。
老人捶胸顿足,痛苦错失珍宝,而罗老板听看到老人这番表现,也就询问究竟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