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小例子,几年后米国封锁华国时,香港是唯一的通道,很多走私都是从香港过,英国有能力完全封锁这条通道,可英国选择视而不见,漠视甚至放任这种走私。
不是英国对兔子有多好,而是他们选择对抗米国的一种方式。
可即便看明白又如何。
现在的英国,战争耗光国库,国内食品短缺,失业率持续走高导致罢工不断,生产生活都难以保障,所以他们又得求着米国的援助。
苏联硬气。
人家就不参加,扭头走了。
英国纠结半天,最后还是放下身段接受了援助。
可从内心,他们还保留着大英帝国的骄傲,做起事情又很不干脆,所以这次给经济考察团拿出的可投资名单,说实话还不如一些小国,都是一些私人企业。
凡是涉及民生的企业,全部被他们列为国有,甚至将会国有的名单里,不允许投资。
哈迪知道,英国说白了就是还有帝国情结放不下。
所以性格变得有些拧巴。
被人从世界老大位置上赶下去,还要巴巴求着曾经跟在屁股后面混饭吃的小弟赏口饭吃,心里难受也能理解。
其他人在研究投资目录,哈迪则没有太过在意,他只看重三个方向,银行、航运和奢侈品。
他已经让英国官员去准备愿意接受投资的奢侈品公司名单,至于银行和航运,让富国银行总裁负责就行。
不多时富国银行总裁约翰斯顿来到哈迪旁边,压低声音道:“哈迪先生,我打算收购一家倒闭的小银行,大概有二十多家分行,伦敦三家,剩下的分布在英国其他大城市。”
“这个你自己决定就可以。”哈迪道。
“我还看到一家银行,觉得有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