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
然而,这一回,同杨骏那一回,还是颇有些不同的。
汝南王的“遗贤”,集中于禁军和楚、淮南二王的亲兵,分大饼,殿中人的“份额”最大。
殿中人,皇后的基本盘。
还有,汝南王也不像杨骏那样,不加区别,不管有功无功,不管功大功小,增同等,封同侯,汝南王的“遗贤”,是要甄别分等的,有孟观、李肇的子爵在前头比着,“遗贤”们分食的,就是男爵、乡侯、亭侯、关中侯、关外侯的饼了。
这是新上任的录尚书事的第一件大政,正常情况下,君主不能驳回,不然,今后宰相的活儿就没法儿干了。
也不能像上一次那样,召开朝会,“付诸公议”。
其一,如是,也算君主对宰相的委婉的拒绝。
其二,汝南王同朝臣们正在“蜜月期”,就有人不以他的“大举遗贤”为然,但大多数人不会公开打他的脸,寥寥两三个异议,不成气候。
杨骏那回不同——朝会之时,杨骏其实已尽失人心了。
最要命的,皇后阵营内部对此形不成统一意见。
孟观、李肇,一声不吭。
就连裴頠,都自认身处嫌疑之地,不宜发表意见。
分大饼,禁军中,右军的份额,仅次于殿中人。
皇后自己也很犹豫:
汝南王确实“荒唐”,可是,咱们好像也能落着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