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云:蜀道之难,难于青天。
越往西南,路越难走。
滇省地形比蜀更复杂,山林密集,河流众多,很多地方无法通路,只能从地势稍缓的位置一点点绕去。以前有部老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说的就是西南边陲,很多村寨没到道路与外面连接,只能用马帮运输货物。
全国都在大搞建设,边境线却享受不到这种好处。复杂的地形与密林,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防护屏障,大概率减少了外来潜入者的数量。
老林子里到处都是陷阱,还有各种吸血虫、毒蛇、野兽……这种地方别说是探险猎奇,就算是做足了准备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也有很大概率迷失方向,活生生的死在里面。
巡逻路线有三条,时间和次数却不固定。之所以这样做,主要针对目标是违法越境的走私和贩毒人员。
边境林区拉起了铁丝网,在一些重要位置甚至挖了陷阱,埋设竹签。虽然边检站日常任务繁忙,却仍要抽调人员组成巡逻队,反复巡视。这工作很重要,也得到边防部队大力支持,他们从物资供应、人员休息场所等方面给予帮助,很大程度减轻了边检站的负担。
傍晚,巡逻队回到了边检站。
虎平涛在武器管理室卸下装备,脱掉防弹衣,走到外面,解开作训服的扣子,把衣服敞开,感觉就像逃离了可怕的蒸笼,重新回到凉爽的人世界。
巡逻队携带最多的物资就是水。山里的水不能喝,溪涧到处密布着蚂蝗和蚊蝇,随便叮一口,极有可能从小伤演变成重症。
“三个蚊子一盘菜,”这话既有体量夸张的成分,也是可怕的现实写照。
洗过澡,喝了两大瓶水,虎平涛这才感觉不那么热。虽在流汗,却是正常的体液分泌;不像在山里,从体表渗出的根本不是汗,而是前一分钟从嘴里喝进去的水。
这种艰苦辛劳的工作必须进行下去。
贩毒分子都是亡命徒。为了钱,他们什么都干得出来。
在这里,武装越境贩毒很常见,尤其是实力强大的贩毒集团,装备甚至比边防公安还好。尤其是前些年,国家经济低迷,公安边检人员使用最多的枪械就是“八一杠”和“老五四”,可对面的毒贩已经装备了包括新式AK、手雷,甚至RPG在内的各型武器。
那些年,边防武警伤亡率很大,边防驻军也抽调部队参与战斗。多次打击和轮战下来,境外武装贩毒集团损失惨重,只能撤退,以小规模潜入和渗透的方式运毒。
武清程时代的“北方治安军”,也曾是规模化武装贩毒集团之一。他们被列入重点监控与打击目录,后来随着虎平涛完成任务,“北方治安军”不再种植罂粟,那个方向过来的毒品和潜入人员数量骤降,成倍减轻了西洛边检站的压力。
晚餐的菜色颇具当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