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人如何?”
“英风锐气有开拓之心,发前人所未发,稍加磨砺必是国之栋梁。”
这评价不可谓不高,但几位朝中重臣,对此却几乎没有异议。
概因林如海的奏对实在太精彩了。
毕竟是斗盐商磨砺出来了的本领,又有张、韩两位军将支持,林如海在江浙按察使长袖善舞,加上四十多岁,处事不变,宠辱不惊,似乎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姿态,落在众人眼里当然大大加分。
“那这份奏疏呢?”
“方法是可行的,但是否现在推行,唯陛下圣裁。”
“嗯,阁老的意思朕明白,但是朕若用这个林如海,一力推行松江开埠,你以为如何?”
“陛下,林如海乃是天下英才,以他在扬州和江浙任上的表现,再加上今日君前奏对,若给他全权,五年之内松江必定大治,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林如海斗盐商,整官吏,行事霸道,今升为千里侯,无人掣肘,前两年内必定怨声载道、弹劾连连,朝野上下的斗争,必定此起彼伏。”
孝德帝默然,良久方才点点头。
众人也是对首辅大人的判断连连点头。
到了他们这个年龄和地位,林如海是皇帝夹带里的人才,又是那么才华横溢,偏偏年纪不大,对这帮老臣构不成威胁。
当然,首辅张廷玉年纪也不大,但人家和前朝张居正一般,早早入了内阁。
所以无论是想结个善缘,还是提携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