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人都是有利益追求的。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从古至今就是这个道理。
我党当年要不是分田地,让老百姓得到切实的利益,也不可能获得手推车的支持啊!
所以他这个不爽也只是一闪而过。
白年康送走岳全康之后,走回病房拉过一张椅子坐下。
“小余啊,我还真得感谢你,幸亏听了你的建议。”
“哦?刘副台长表扬你了?”
“是啊,刘副台长对这次节目的评价非常高,说市里的领导都很关注,他还说这是我成为新闻部副主任以来做得最好的一期节目。”
陈昭笑了笑没有多说。
其实这很正常。
像白年康这样的老员工,年近半百,早就变得蝇营狗苟,得过且过,一步路也不肯多走,这样的人哪里还有半点进取心?
他们做出的节目能有什么收视率?
比如央妈那个大气端庄的“米国籍”女主持人,当她做“成语大赛”这种面向全社会的文化类节目自然好评如潮,可是一旦玩起了“高雅”,邀请小圈子的人玩“阅读者”这样的远离大众的节目,能有收视率才怪?
简单说,当制作的电视节目脱离大众的“审美”的时候,收视率能高了才怪。
陈昭的意图是什么?
是一个被生活压迫的普通人,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场合恰当的感情与矛盾催化下做出了一件不普通的事,这样的余欢水像身边的朋友一样平凡亲近,像自个儿一样为生活窒息却依然坚守善良。
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真的猛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当现实中真的有人既有惨淡的人生,又正视淋漓的鲜血的时候,他必然获得全民关注。
这还是一个“弱势”的英雄,是“卑微”的英雄,是“可怜”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