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古代王朝,评价其国力强弱的一个基本因素是人口,其次是国土面积。
但是人口是基础,因为古代中原王朝的核心区域就是秦始皇统一的那么大一片土地,是中原王朝的核心生产区。
再往外围扩张的土地,都属于边角料地区,属于赔本赚吆喝,装点门面的。
基于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拥有越多的人口数量,就能获得越多的国力水平,府库才能够有更多的收入,才能够办更多的大事。
华夏属于农耕文明,必须要有足够的人力去耕种,才能养活军队,支持其作战。
所以古时大部分时间的抽丁维持在五丁抽一的水平,提高到三抽一的时候,基本上处于崩溃的边缘了,换算成人口数量的话,基本上就是十二到十五个人中有一个服役。
西汉在汉武帝时期,全国人口总量大致是三千六百万人,此时汉朝能够供养的军队数量大致是五十万人左右,算上汉武帝祖辈留下的家底,汉朝也只能供养十万骑兵了。
而对于草原民族的国力计算,与中原王朝完全不同,其国力的决定因素首要是领土面积,其次才是人口,而且草原民族的士兵比例一般是五口出一人,或者四口出一人,更重要的是草原民族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比马高的男子,都有参战的能力。
汉武帝时期,匈奴帝国也同样处于鼎盛时期,其部族人口达到了三百万以上,疆域横跨整个塞北地区,向西翻越了葱岭,更有为数不少的仆从附庸国,匈奴的国力其实一点也不比汉朝弱,何来碾压直说。
所以说,卫青凭借大汉强大的国力,才能打败匈奴这种话是绝对错误了。
他们忽略了卫青的军事才能。
…………
“骑兵!又是骑兵!”
“看来骑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朕必须重视骑兵的发展!”
始皇帝嬴政看到卫青的盘点视频,心中对于骑兵的重要性更加重视。
嬴政对着一旁的蒙恬说道:“蒙将军,传令下去,一定要重视骑兵的发展。”
“你下去在民间招募很多擅长骑马射箭的高大汉子,专门给朕训练这方面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