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即师者仅授以学问道德,其他方面不用过多理会。
倒不是说郑玄的教学方法有误,而是林朝这套方法更具有普适性,也能更快达到开民智的效果。
明白了林朝的意思后,郑玄却皱起了眉头,摇头道:“子初此言不妥。学问者,圣贤之传承也。若粗略授学,亦或是为师者学问不够,岂不是误人子弟。”
林朝笑道:“老师多虑了,如今我大汉识字者,百中无一,还不到精益求精的时候。唯有先使圣贤之德广而传之,方能使更多人追慕先贤而求诸己身。弟子以为,教化之道,当先博而后精。”
先把所有人的整体水平提升上来,如此才能诞生更多顶尖水平的学者,这才是真理。
闻言,郑玄沉思片刻后,才终于点了点头道:“为师明白了,既如此,那为师便再学一些门人弟子,前来徐州学宫任教。”
林朝笑着拱手道:“如此便有劳老师了。”
听师徒二人一番谈论,原本对于学宫计划一无所知的卢植也明白了个大概,不禁开口问道:“子初,此次徐州学宫开门收徒,准备容纳多少学子?”
林朝伸出一把手,笑道:“五万人。”
“五万人!”
郑玄与卢植齐声惊呼道。
林子初,你是真敢想啊!
他们知道学宫规模甚大,却没料到林朝居然如此疯狂。
可更疯狂的还在后面呢!
见二人震惊,林朝便又开口道:“这五万人仅是第一批学子,后面每年都会继续招收学子,甚至每年招收的名额有增无减。”
卢植被惊得当场站了起来,大摇其头道:“不可能,这绝对行不通!”
到底是当了多年的京官,卢植自然明白学问的重要性,也明白每年五万学子意味着什么,甚至知道这里面阻力有多大。
别的不说,就算你有这么多老师,去哪里找这么多愿意入学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