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陈纪钦佩的目光,荀爽老脸一红,嘴里满是苦涩。
沉吟良久后,荀爽才开口说道:“元方,恐怕要让你失望了。那郑康成此次登门拜访,怕是来寻仇的。”
“慈明公,这是为何?”
陈纪脸上的笑容凝固住了,疑惑地问道。
荀爽苦笑着讲出了事情的原委:“三十多年前,郑康成曾游学颍川,向某借阅荀氏典籍,被某拒绝。”
“即便如此,他郑康成也不应记恨慈明公啊!”陈纪不解道。
这个时代,家学典籍乃是至宝,不肯借给外人很正常。
“当时郑康成欲借阅典籍,某并没有出言拒绝,而是提出了与他当众辩论。他若胜,某便将典籍与他一观。”
听到这里,陈纪顿时明白了事情的缘由。
你不愿借书给人家也就罢了,却要当众与人家辩论,这等于羞辱人家。
试想一个四处游学的寒门士子,早年如何能敌你荀慈明的家学渊源?
陈纪缓缓开口道:“此事,的确是慈明公孟浪了。”
荀爽羞愧道:“唉,元方说的是,当时某年轻气盛,确实把胜负看得重了些。”
“慈明公,某还是不太理解。他郑康成远在青州,此次千里而来,难不成就是为了找回三十年前的场子?”陈纪依旧很是疑惑,“若真是如此,他郑康成枉为一代学宗。”
陈纪的直觉告诉他,就算两人有旧怨,可事情已经过了三十年,郑玄不可能大老远地上门寻仇。
荀爽摇了摇头道:“郑康成若是如此心胸狭隘,自然为天下人所耻笑。就算他有这个心,也不可能真的这般行事。只是眼下有一个契机……”
“契机?”
“元方有所不知,那林子初,便是郑康成的关门弟子。而林子初又父母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