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满也没有执拗,嗯了一声,算是答应下来。
屋内安静下来,久别重逢的夫妻二人拉着手,感受着彼此的温度,慢慢进入了梦乡。
让军人没有后顾之忧,这是郭大靖最重要的考虑。当然,毛文龙、陈继盛等人也深知这一点的重要性,只是以前的条件不允许罢了。
战力的提升,是综合的,将士们的心理,决定了作战意志的强弱。而家人的生活和安危,无疑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人当兵,全家无忧。而且,是十几年、几十年的持续时间,不管你是活着,还是牺牲。
当了解到东江军的优待政策后,新来的移民,有条件的话,为了养家糊口的首选,便是当兵从军。
如果移民数量能够保持稳定的输入,扩充军队差不多都不用当地百姓。尽管当地百姓也对参军十分热衷,但名额还是偏向于移民。
而且,当兵的优待和惩罚也是并存的。英勇作战立功者,还有进一步的优待政策;反之,。(本章未完!)
第四百四十四章蒙古八旗新建
则有惩罚的措施。
这样一来,顾及到家人和亲朋的利益,免得他们遭到歧视,将士们就有了更充分的战斗的勇气。
…………………
不管是军人,还是百姓,都有着自己的生活,都希望越过越好。
处于东江镇最顶端的毛文龙和郭大靖,也是如此。当然,他们所处的角度,注定会影响到整个战局,以及整个东江镇的军民。
觉华水师并没有如期前来,托辞是家眷甚多,对于辽南的安置很有顾虑。
毛文龙写给祖大寿的书信,也有了回复。祖大寿在信中的口气很谦卑,并保证,只要有兵部行文,辽镇将适时出动,全力相助东江镇的军事行动。
也就是说,由朝廷授权,对于辽镇的削弱行动,进展不顺,卡住了。
祖大寿的态度代表了辽镇,觉华水师的敷衍拖延,只是表面的问题。辽镇显然还没有认清形势,还把自己当回事。
关键是,就算祖大寿说的是真的,可辽镇能怎么相助,毛文龙和郭大靖又能怎么相信辽镇的战力和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