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辉觉得终于到他说话的机会了,他把目标对准的是东南亚这些距离中国很近的国家,而不是内地。
李卫东看了一眼李时辉,心中明白他的想法,这也是现在大部分港岛人对大陆的一个看法,而且也包括一部分大陆人。
这些年的得益于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有钱人多了起来,但是移民其他国家的人也多了,主要还是心里没底。
邹毅先是看了一眼李时辉,这和她刚才劝李卫东不要把公司合并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邹毅有些得意的看着李卫东。
李卫东也没辙,国内的环境虽然相对宽松,但是还有很多的行业没有放开,就算是再过二十年也是如此。
这是一个大国独立存在的经济基础,总不能让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被别人控制,那就太危险了。
所以现在,乃至以后二十年,一直有专家呼吁国进,把一些基础的东西拾起来。
李卫东不认为这些人在哗众取宠,若是刨除私心,有一定的底层逻辑,这不是开历史倒车,而是确实有隐忧。
李卫东是过来人,知道这些周边的国家在后世是什么情况,完全开放的资本市场对于一个实力不强的国家,犹如一个不受法律保护的年轻漂亮的女子,一个待宰的羔羊。
李时辉这些人虽然受到李卫东的影响,对内地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但是这些并不能说明,他们对内地完全信任。
李卫东现在的资产在内地的已经够多了,不知有多少人有意无意的劝他移民到国外,哪怕是到港岛也可以。
人家是好意,李卫东又不能表现出厌恶,所以李卫东今天提出要合并公司,也是一个委婉的表态,李时辉劝一劝,也算本分。
“你这个提议不错,最近趁着金融危机在东南亚收购了不少银行吧?”李卫东不能嫌弃,还得鼓励一下。
“也没有多少,汇丰、花旗这些大银行资金雄厚,咱们的优势不明显,金融部门还是比较倾向于这些银行!”李时辉笑着说道。
李卫东虽然说提议好,但是又岔开话题谈起银行,自然是不中意他的这个提议,李时辉能听出这个话外音。
“董事长,咱们在米国的分行规模太小,直接转账困难很大,最好的办法注册一些空壳公司,化整为零!”李时辉转回到正题上。
“有办法就行,你们几个人尽快搞出一个安全、高效、合规方法给我!”李卫东听不懂太专业的东西,但是要求可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