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威赫赫的万国证券谁将会随着没落,若是万国证券不出这么一档子事,以他发展的速度,估计真能成为中国的美林。
毕竟此时,万国证券已经在海外有不少的分支机构,而同期的国内其他证券公司,还没有摸清投行的真正意义。
后来的万国证券被工商银行的申银合并成为申银万国,后来又和宏源证券合并成为申万宏源,总之是越来越没落了。
李卫东想要插手万国证券,旗下也能有个证券公司,但想到其中的门道还是不敢介入,估计现在万国证券在风口上呢,谁碰谁倒霉。
李卫东合上报纸,其他的报纸不用看,估计也都是这方面的报道。
毕竟现在港岛是在英的治下,又是发生在内地的金融事件,他们怎么能错过这个宣传的大好机会。
他们得竭尽所能的让全港人知道这件事情,借此说明大陆的金融市场还是不靠谱的,不要报太高的幻想。
李卫东没有等太久,没过几天,英格兰这个“大英”的央行宣布,巴林银行因经营失误,损失十亿美元以上,资不抵债,倒闭。
消息传出,立即在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界引起一连串的剧烈波动,东*京股市暴跌,伦*敦股市暴跌,道琼斯指数直接跌去了三成。
李卫东拿着几天前的报纸和今天的报纸对照着看起来,虽然事情差不多,但是报道的风格却是天差地别。
一个强调人为,一个强调制度,这就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李卫东看了嗤笑不已,但是舆论掌握在人家的手里,你有什么办法。
也是这天,在米国旧金山硅谷,一家比较普通的咖啡店,临窗的座位上坐了两位年轻的男子,其中一位具有典型的东方面孔。
两个人,面色焦急,不时的看着手表,频繁的望着窗外,明显是在等人。
“杨,你觉得付小姐会同意我们的融资方案吗?”老外问这个东方面孔的男人。
“说不好,但是他能这么快抽出时间和我们谈,我想我们就有机会!”杨远志面色平静,沉思了一下,然后说道。
“我想也是,三个月前在我们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她能拿出四十万美金,当做创业资金,现在她没有道理不同意!”
老外虽然说的洪亮而肯定,但是话里的语气多少有些不自信,说这话的意思多半是给自己打气鼓劲。
“大卫,其实我们不用担心,就算是付小姐不同意我们的融资方案,还有红杉资本,我能看出来她对我们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