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日马上就要到七月十五中元节。
中元节也是中洲的三大鬼节之一。
虽说鬼节是给幽魂们拜祭的节日, 但和阳间生人的节气作息也息息相关——清明万物萌发,大家去踏青扫墓;七月半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秋收,中元节便不兴上坟踏青扫墓拜祭了, 祭祀习俗换成了打新米,喝新酒,放河灯。到了十月十五,各种拜祭的习俗和食物,自然又是不同。
说起来, 生人还是借了幽魂的光, 才能有个正当由头又出去玩一次。
打工人百里明亮肉身虽然还魂, 但租借阴司空壳的费用还未还清, 依旧在阴司走无常。
他原先不在孟记住, 是因为孟记没有空屋。
如今他还了魂,新店的后院厢房空了好几间,孟夜来便将原先杨二娘住的那间小屋给他住,一来让他可以在送外卖的间隙小作休憩, 二来夜间离魂的时候也有个妥善安置肉身的地方。
作为长工,百里在铺中住下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听闻此事, 谢琅淡淡,无有多的表示。
只是从那日往后,他便淡淡地成日待在孟记,淡淡地开始帮忙, 淡淡地与孟夜来同进同出。
两个人熟得不能再熟,在谢府和孟记之间来往, 有事也早已不去装模作样地敲门——中间便隔了一道墙, 敲门哪有翻墙来得快?
谢琅这人做事, 颇有点润物细无声的意味,孟夜来还没察觉他这些行为,便已经习惯了他的存在。只是有一日闹出了点让人不好意思的笑话——
孟记创业的故事被丰城人添油加醋,增加了不少有的没的细节,早已传遍五城。有闻名前来的外城客人早已听说这故事,知道孟记甜品铺的老板是个相貌极出色的少女,带着妹妹生活,还引得穷苦潦倒的远房剑修表哥前来投奔。
这客人买完东西付账时,指着方才走进去的昳丽的黑衣青年对小丫头笑道:“他就是你的那个剑修表哥吗?看起来没有人家说的那么穷嘛!”
小丫头指着门口送完外卖跳下飞剑的蓝衫青年小声道:“他才是我……我表哥……”
客人转头,看蓝衫青年小心地收起一柄古朴漂亮寒光四溢的乌鞘剑,他的衣服已洗得发白发板,打满补丁,不由“哦”了一声。
这个“哦”的意思大概是,好剑,穷人!
剑修穷三代,果然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