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历史军事>大明预备天子> 第195章 开春的调查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5章 开春的调查六(1 / 6)

金红色的太阳在天边升起, 一圈温暖的光线涂抹在云层上,河水中有层层波纹荡开,反映着这瑰丽的景象, 大船小船, 许多白色的帆被风鼓荡起来,井然有序,依次靠近码头。

袁凯站在岸边,极目远眺:“哪些是刚回来的护粮船?”

韩百户生怕他掉进水里去, 有点紧张地扯住袁凯的衣角, 抬手给他指了指。

“哦!”袁凯道,“粮船已是如此雄伟, 不知战船会是什么模样, 韩大人,我记得你说哦自己在军中呆过, 可有什么见解?”

“见解?”韩百户有点头大, 他在早年是打过仗, 但并不是水军,说起战船来, 摸都没摸过,哪有什么见解,想起以前查的案子,勉强捡起一些干货来说, “我只记得战船造价极高, 一艘船要十几二十万两银子。”

“粮船恐怕也不便宜呐。”袁凯感叹一声,话题突然变了, “我们从李大人那里借来的粮食运到了没有?”

“连夜运来的, 应该快要到了。”

“走吧。”袁凯道, “是骡子是马总要见见。”

钱塘自古繁华,大明开国以后,元末乱世结束,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做了。此时杭州的码头上有许多来往的商船,不管大小,都放下了跳板,在号令声中,民工们汗流浃背的卸着货,丝绸瓷器、桐油清漆、稻米谷子等,一袋袋一箱箱被搬到岸上,支撑起无数家庭的生活。

永乐时期,朱棣的迁都,不仅仅有着军事意义,实际上也是存了带动北地经济的打算。只要皇帝亲自坐镇北方,朝廷的权力中心便在北方,源源不断的粮草用具会顺着陆路水路抵达北京,仅运河一项,就不知会创造多少的“劳动岗位”。

不过此时洪武大移民还未开始,紫禁城的根基也不稳固,考虑迁都的事对朱元璋和朱标尚为时过早。

帆篷拉下,一艘硕大的粮船在袁凯和韩百户面前停住,船上载着几十个护粮的士卒,下船后又带下来许多杂物,零碎花了小半个时辰才清空船舱。

与此同时,他们身后的陆路上驶来几十辆沉重的驴车,领头驾车的锦衣卫正在指挥交通,车内鼓鼓囊囊堆叠着袋装的粮食,正是李饮冰从那间仓库中搜剿来的,不管是包装还是质量,与运往四川的军需都一模一样。

韩百户爬到船上,在甲板上左看右看走了一圈:“大人,船没有问题,可以开始了。”

袁凯对赶车的锦衣卫点点头。

那锦衣卫说了声是,扭身指挥民工们往上搬运粮食,一边搬,一边记着袋子数目,时不时上前捏一捏粮食袋是否饱满。为了防止个人计数出错,或有人私自接受贿赂叛变,袁凯带来的那十几个亲兵全在此处分散盯着。

同样是往船上装粮食,袁凯这边的队伍明显不同,不仅有士卒严格把守,还有穿着官衣的人在船前忙碌,一时间码头上的人都忍不住把注意力投了过来,想知道这里在搞什么名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