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看林淮玉的答题前,庆隆帝觉得叶文赋他们夸大其词,认为林淮玉并没有资质进入国子监学习,但是看了林淮玉的答卷后,庆隆帝觉得林淮玉的资质非常好,让他进国子监读书有些可惜了。
“国子监是什么情况,你们两个老东西不清楚吗?”庆隆帝反问道,“你们就不怕他进了国子监会被影响?”
庆隆帝这话让叶文赋和宋修文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皇上,您的意思?”
“朕不觉得林如海儿子进入国子监学习是一件好事。”庆隆帝言道,“如果你们想让他考中六元,你们可以亲自教导他,没必要让他进国子监读书。”国子监里的先生都是有学识的人,但是跟叶文赋和宋修文相比就差多了。
庆隆帝的话很有道理,叶文赋和宋修文觉得他们之前的想法欠考虑了。
“皇上英明,臣写信给林如海,让他把淮哥儿送到臣这里来,臣亲自教导淮哥儿。”之前教导淮哥儿教地断断续续,叶文赋觉得自己教得不怎么好,心里一直有遗憾。如今听到庆隆帝这么说,他觉得他可以再次教导淮哥儿,这次他会非常认真负责地教淮哥儿,让他考中六元。
“朕有意让林如海去福建。”
“福建?”宋修文和叶文赋听到这话,纷纷露出吃惊的表情。
“福建那边该整整了。”庆隆帝说这句话时语气轻描淡写,但是眼神却充满杀气。
叶文赋和宋修文是知道福建那边的情况,听到庆隆帝这么说,心里并不意外,但是没想到庆隆帝会让林如海去福建。
“皇上,林如海去了福建,江南怎么办?”
“江南已经在收网,明年差不多就能肃清干净,不然朕也不会派林如海去福建。”庆隆帝说完这话,神色又变得温和和善起来,仿佛刚才的杀意凛然是错觉。“林如海明年年底去福建,他的两个孩子不适合跟着他去福建,你写信让他儿子和女儿来京城也好。”
“臣今天回去就写信给林如海,等天气凉快了,就让他把淮哥儿他们送来京城。”林如海这次去福建,怕是三四年内回不来,毕竟福建那边的情况复杂又险峻。想到林淮玉他们兄妹俩要在他身边呆好几年,叶文赋的心情顿时变得非常美好。
几日后,林如海收到庆隆帝的密信。
在密信里,庆隆帝下达两个命令。一个是让林如海加快收网的速度,最晚要在明年年中全部收网。另一个是让林如海在明年年底去福建赴任。
林如海前脚收到庆隆帝的密信,后脚就收到了叶文赋的信。
叶文赋在信里写他想再次亲自教导林淮玉,想让林淮玉考中六元。他还在信中写到,林如海要去福建赴任,带上林淮玉和小黛玉不方便,不如把两个孩子送到他这里来,他会照顾好两个孩子。
林如海看了叶文赋的信后,觉得把林淮玉和小黛玉送他家里,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择。再者,叶文赋夫妇照顾林淮玉他们两个,他心里也放心,这样去福建做事就没有后顾之忧。
不过,要是送林淮玉他们去京城,就绕不开贾家。如果林淮玉他们兄妹俩直接住进叶府,而不是住进贾家,这样不太妥。但是,要让林淮玉他们兄妹俩住进贾家,林如海心里又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