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东、北、西三个方向,他都已经扩大了不少疆土,现在只剩下南部的蒙古其他各部落,再往南就是大清帝国的版图。
噶尔丹自称是铁木真的后裔,此生的夙愿就是要向他的祖先那样,打回中原,重新占领那边曾经被他们占领过的土地。
康熙召集各部开会,商讨究竟是什么原因阻止了噶尔丹向南进攻。
有人说是他失去了西藏五世□□的支持;有人说是因为他夺了哥哥的政权,现在侄子长大了,也开始谋划发起政变;有人说常年征战对一个游牧民族来说,资源匮乏难以支撑;有人说噶尔丹此举只是想让蒙古各部和大清放松警惕……
这时候,噶尔丹却派遣使者,送来大批金银器物和牛羊,说是要向大清皇帝进贡,并且请安。
他的目的也很明确,希望康熙同意,准噶尔和大清进行贸易往来。
康熙询问各大臣以及蒙古首领怎么看,谁没事想着打仗呢,当然是和平更重要。
于是,有很大一部人提出既然噶尔丹诚意满满,那就打开边境,跟他们进行贸易往来好了。
有人赞同,自然就有人反对,而反对的人观点很简单。噶尔丹从十多年前宰了他的亲哥,上位开始,就一刻不停的在侵略和扩张。这些年来对大清也是虎视眈眈,现在想起上贡请安来了,他可没安什么好心。
从评定三藩、收复澎湖再到驱逐沙俄远征军就不难看出,少年天子也是个强硬派。康熙自然就更加倾向于第二种观点,贡品收下了,贸易往来之事改日再议。
索额图从尼布楚返回京城,行至喀尔喀地方时,小规模战争已经爆发,噶尔丹亲自率领他的铁蹄征战,喀尔喀各部仓皇应战。
幸亏使臣团前往尼布楚的卫戍人员有八旗前锋兵200人,护军400人,火器营兵200人。
噶尔丹虽然敢攻打喀尔喀蒙古诸部,但还没到敢跟清廷硬碰硬的程度。
就这样,索额图一行人在战争大规模爆发之前,返回了京城。
听到者两件事情,康熙一时间不知道该先生哪边的气,二话不说,先把索额图狠狠的骂了一顿。
出发之前说得好好的,尼布楚、雅克萨以及黑龙江流域寸土不让,去了之后又要自作主张。
索额图挨了这一通骂,也感觉自己冤得很。他立刻跪在康熙跟前,哭诉道:“无论臣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一定是出于大清利益的考虑,绝无私心。”
康熙气得恨不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踹他一脚。
但这里是朝堂上,又不是南书房,这口气康熙终究是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