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可惜他们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丰五老爷子,而且有实力的画师,讲究脸面的,不可能屈身给他们画这画本子。
不讲究这些乱七八糟规矩的,又都让南九早一步收拢在自家的画院里了。
所以这画出来的画本子,自然是比不得南九这里的生意。
偏那话本子的原作者又找来要分钱,这样算下来,他们虽也赚了不些银子,但与南九的书斋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
不过多少尝了些甜头,虽也吃了不少闷亏,可好歹悟到了些门路,就比如自己要写市面上没有的话本子什么的。
可这个时候,南九云上书斋誉满这玉阳城了。
他们才缓缓起步,做起这周边,与南九那精良做工比起来,又有些粗劣,纵然找的合作方都是有名有姓的大铺子老门店。
这个时候,谢上弦和风鬼月已经彻底地适应了南九这商贾生活,细算一下,南九这不起眼的生意,算起来一天赚进来的银子,得吓死人。
当然,她赚得多,那税赋就越高,玉阳城的州府大老爷最是喜欢她了。
可南九的却是如何也笑不出来,一直催促着墨痕息和南慕白俩人读书。
可两人也无奈,他们单是读书没用,这大齐如今风雨飘摇不定的,科举只怕是开不起了,只能等了。
至于南九见了他俩,都好似他俩是赔钱货似的,给不了什么好脸色。
眼见着又过了年,与往年不一样,南九今年做起了生意,又进了邺州商会,事儿大堆,从初一就开始忙着。
白家人也来了,而且还全部都搬来了,是坐船过来的,可见这江南地龙翻身,是将这大齐所有的州府水路都给连通。
这老老小小来了,也越发证明了京城里的情况比大家所预想的还要严峻几分。